第二七六章 清廷末日(二十)(1 / 2)

徐世昌、唐紹儀、載濤三人到達天津之後,在華東政*府的安排下,首先和光緒見麵,相見之下,雖然光緒穿著俘虜的統一製服,但氣色到還不錯,看起來到並沒有受什麼折磨。

其實徐世昌、唐紹儀都是新晉的官員,和光緒總共也才見過兩三麵,而且還不敢台頭正眼看光緒,對光緒的麵相並不熟悉,如果是在大街上碰見了光緒現在的這身衣服,根本就認不出來。不過載濤畢竟是光緒的弟弟,盡管慈禧對光緒控製得很緊,不會輕易讓他見宮外人,但每逢年節時日,載濤隨載灃入宮,還是能和光緒見上一麵,雖然那時光緒貴為天子,錦衣玉食,但卻是麵帶病容,臉色臘黃,眼中無神,其實氣色還真遠不如現在好。一因此三人見了光緒的樣子之後,也心裏大定,看來華東政*府還算是厚道,並沒有怎麼虐待光緒,而這次的談判,華東政*府或許不會開凶太苛刻的條件。

君臣相見,先是一起大哭了一場,光緒和載濤確實是百感交集,但徐世昌、唐紹儀則純粹是陪著。等哭過之然,君臣才說到正事,光緒道:“大清己經沒有救了,我這個皇帝也當到頭了。” 又歎了一口氣,道:“其實這樣也好,我當了34年皇帝,那一天又能真的當家主事過,都不是聽……唉!如此做個了斷也好,常言道‘無官一身輕’,不當皇帝也同樣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一身輕鬆啊!”

徐世昌道:“皇上能夠看透名利,放下一切,也是可喜可賀啊!”

光緒苦笑了一聲,上次他和秦錚一番交談之後,秦錚送給他10多本華東政*府出版的書,其中有詳細介紹歐洲近代史,也有講說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製度;還有介紹華東政*府所施行的政治、經濟製度等,希望他能認真閱讀,了解其中的道理。不過畢竟時間太短,現在光緒連一本都還沒有讀完,因此還並不認認同上次和秦錚的交談中,秦錚所說的道理。

但有一點光緒還是明白的,清廷是肯定保不住了的,而自己的性命也就在華東政*府的一念之間,如果不順著華東政*府的意思辦,肯定是小命不保。光緒本來也不是什麼意誌堅定的人,而且一生受慈禧的控製,早己習慣了逆來順受,因此也很快就適應了這個結果,這時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這也是華東政*府敢於讓他和徐世昌等人見麵的原因。

光緒接著又道:“你們這次來天津雖是看我,但也不可誤了國家大事,大清滅亡己是定局,你們且不可逆天而行,還是順天應人,盡早和華東政*府協商好條件,使百姓免受戰火之苦。”

徐世昌忙又道:“皇上宅心仁厚,一片愛民之心,必為萬世所敬仰,臣等必不負皇上之托。”

光緒又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你們去吧。” 又轉頭對載濤道:“華東政*府會再安排時間,讓我帶二弟一起見你,今天就不見了,改天見了我們再敘兄弟之情。”

眾人又向光緒告退,這才離開。而回到了住所之後,徐世昌對唐紹儀、載濤道:“皇上的意思己經十分明確了,我們且不可有違皇上之意啊。”

唐紹儀連連點頭,道:“極是,極是,還是依聖意行事為好啊。”

載濤道:“我隻是來看望皇上和兄長,一切全憑兩位大人做主也就是了。”

於是就在第二天,徐世昌和唐紹儀兩人就和華東政*府進行北京投降的談判。其實到了這一步,也沒有什麼好談的,畢竟清廷根本沒有什麼籌碼,無非是確定人民軍進入北京的時間,雙方交接的程序等等。

華東政*府也沒有提出什麼苛刻的條件,隻是要求進入北京之後,廢除滿人特權,施行土地改製,這兩條在當初華東政*府和清廷談判時也提出過,現在隻不過重申一遍,但也承諾,除了這兩條以外,人民軍進城之後,會保障官員、權貴的安全和財產等,以及清朝的皇陵。叧外華東政*府還答應,在人民軍進城之後,如果有人希望離開北京,遷移他鄉,華東政*府也可以放行,並且為他們開出通行證,讓他們可以平安離開北京。

原來就在昨天,第5野戰軍經過了5天的行軍之後,先頭部隊終於到達宣化府,並且沒有費多少功夫,就成功的攻占了宣化城,從麵徹底切斷了北京的西麵通道。不過通過俘虜人員的交待,就在前一天,原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鐵良等人一夥隊伍計約5、6000餘人,己從宣化通過,並且還從宣化城裏帶走了不少的糧食、驢馬牲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