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清廷末日(十五)(2 / 2)

秦錚聽了,也不以為怪,道:“請坐,坐下好話。”

兩人在秦錚辦公室的沙發上就座,光緒還有幾分拘謹,而且也是習慣性的挺直腰,端然正坐,秦錚則是靠在沙發背上,放鬆得多。看起來到像是一個新員工向領導彙報工作一樣。

秦錚道:“載湉先生,這段時間還能習慣嗎?”

光緒苦笑了一聲,道:“被俘之人,還能有什麼可的,隻能隨遇而安了。”

秦錚點了點頭,道:“你能這樣想就好,俘虜營的條件確實是要比你在皇宮裏當皇帝的時候差了不少,但憑心而論,和其他人相比,條件還算是好的,雖然你是清朝的皇帝,但在我們這裏,你隻是一個普通的俘虜,和其他人沒有什麼兩樣!隻是我們考慮到要你立刻接受現在的身份轉變,顯然是不現實的,畢竟一個人幾十年的習慣,不是容易那麼快就改過來,因此才給你一些特殊一點的照顧,讓你有一段過渡的時間,但也希望你能盡快改變,適應新的身份,新的生活,畢竟這些特殊照顧也不會太久。”

光緒底下頭去,秦錚的這些話當然是十分刺耳,但現在自已確實己不是皇帝,又能如何,隻能忍氣吞聲,又遲疑了一會兒,光緒才道:“秦先生,有一件事情,我始終不能理解,希望您能夠為我指點迷徑。”

秦錚點頭道:“哦!是什麼問題,我不敢什麼指點,但也能盡我的學識,我的看法意見,對你也許有一點參考作用。”

光緒沉吟了一會,才道:“秦先生,貴眾原是先朝舊民,並非我大清的子民,而且從海外歸來之時,朝廷正值危難之際,是貴眾歸來,力抗八國聯軍,收複京師,才使朝廷免於覆複,功不可謂不高。但朝廷對貴眾亦不可謂不厚,將山東一省封於貴眾,可自行設官置吏,形似蕃鎮,這樣殊榮,隻有我大清入關之時,才曾有過。我自認為這樣的厚封也足可對得起貴眾之功了,而以貴眾之材,如果盡心扶佐我大清,不難驅逐各國勢力,並使我大清中興,而貴眾亦可流蘇百世,名垂青史,成為後世之楷模。”

頓了一頓,光緒又道:“雖然那時大清是太後當政,我的大權旁落,但以貴眾之力,不難清君側,正朝綱,去奸邪,扶真君,秉正氣,立新法,然後君臣齊力,勵精圖治,殖產興業,讓我大清可以富國強兵,傲視諸國,但貴眾為何定要反我大清,滅之而後快呢!而且我看貴眾成勢之後,也並未恢複先朝舊製,可見並非是為先朝盡忠。如今大清的大勢己去,不可挽回,但這個疑團一直在我心裏,百思不得其解,還請秦先生能為我釋惑一二。”

完了這一番話之後,光緒也長長出了一口氣,這些話在他被俘時也問過楊瑞,當時楊瑞沒有回答他,反而懟了他一頓,華東政*府的領土都是自己打下來的,並不是清廷賞賜的。而後來光緒回想,這番話也不算錯,無論是津、山東、上海、東北都是華東政*府打下來的,隻是有的是華東政*府從洋人手裏奪回來的,有時則是搶的清廷,因此今對秦錚又問了這個問題,不過也做了一些改動,但大體的意思是一樣的。

秦錚道:“我明白你的想法,也可以為你解答。”

光緒本來心裏還有些忐忑,生怕秦錚會發火,自已還放不下皇帝的架子,但聽到秦錚可以為自己解答,也不由精神一振,不管怎麼,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好幾年,現在總算可以知道答案了,雖然不可能再扭轉局麵,但也能了結自己的一塊心病。

秦錚道:“載湉先生,首先我要明一點,我們華東政*府對你個人其實是並沒有什麼惡意的,雖然在你當皇帝的時間內,清廷對內對外都無所建樹,而且還進一步喪權辱國,每況愈下,使中國的苦難進一步的加深,但憑心而論,這一切後果不應該由你來負責,因為你雖然是皇帝,但不過是個傀儡皇帝,並沒有實權,而真正掌握政局的是葉赫那拉氏,這些責任應該是由她來負。相反,我們對你的際遇還十分同情,這個皇帝當得恐怕並不怎麼舒心。”

光緒聽了以後,也頗有一些感動,但心裏的不解則更重,忍不住問道:“即然如此,那麼你們為什麼不出兵清君側,正朝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