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時設置的展館中,美國艦隊的官兵都看非常仔細,由其是對每一場會戰的介紹,沙盤地圖等,還不斷向講解員訊問戰爭的細節。當然對戰爭的介紹也是有詳有略,對於重要的戰爭,對遠東戰爭的走向有重大影響的戰爭,有人甚致將這一戰與英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格拉沃利訥海戰,英國海軍擊敗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的特拉法加海戰並稱為世界海軍史上三大海戰,因此自然要進行詳細的介紹。其中台灣海峽之戰就是介紹最詳細的戰爭之一,也是美國艦隊的官兵參觀最仔細的內容。
台灣海峽之戰即是遠東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海戰,也是讓華東政*府徹底鎖定勝局的關建一戰,同時也充滿了神秘色彩,一方麵是雙方的實力相差過於懸殊,人民軍海軍的主力軍艦隻有8艘戰列艦,9艘裝甲巡洋艦,即使把華東政*府登陸時的5艘軍艦都算作戰列艦,也隻有1艘,而遠征軍艦隊的主力軍艦有艘戰列艦,15艘裝甲巡洋艦,雙方的實力差得可不是一點半點,但人民軍海軍不僅以弱勝強,而且幾乎是全殲了遠征軍艦隊,而自身的損失極,自然令這一戰充滿了傳奇色彩。
而在另一方麵,乞今為此,關於台灣海峽之戰的具體細節還是一個密團,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沒有公布這一戰的戰鬥過程和細節,人們隻能從少數參戰的官兵那裏打聽到一些支鱗片爪的內容,也衍生出多種法,其中也不乏荒誕無稽的傳,當然也有人收集了大量相關資源,進行整理總結,把荒誕無稽的法刪除,到是能大體推算出這場海戰的過程和基本戰術,但細節還是無法考證,這也給這場海戰罩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但在記念展裏,華東政*府算是真正公布了台灣海峽之戰的細節情況,也讓參觀的美國艦隊的官兵都興奮不己,這次中國之行的收獲實在太大了。
其實遠東戰爭結束之後,華東政*府就在考慮怎樣把台灣海峽之戰這個坑給填上,畢竟瞞是瞞不了一世的,就算華東政*府不公布台灣海峽之戰的過程細節,英國、法國遲早也會公布,而與其等到英法二國公布了台灣海峽之戰中存在的疑點,那還不如由華東政*府首先公布,並設法將這些疑點掩蓋掉,一來是搶先入為主;二來勝者為王,由勝利的一方公布出的信息,可信度自然更強一些,就算英國、法國再公布這一戰的疑點,也隻會被認為是為自己的戰敗找借口。
於是海軍參謀部組織人員,根據實際的戰爭進程,進行反複的推敲,將導*彈的攻擊全部算成炮擊,力求每個細節都能對得上,然後又進行了多次的演練,終於做到衣無縫,然後又將參加各軍艦的航海日誌進行修改,徹底打成了死案。並借美國艦隊來訪之際,正式公布台灣海峽之戰的過程細節。
對於這場海戰的勝利原因,主要是強調三點,一是遠征軍艦隊是從遠道而來,人困艦乏,人民軍海軍是以逸待勞,並且預先設伏,前後夾擊;二是台灣海峽的海域狹窄,遠征軍艦隊的數量雖多,但隊列無法展開,發揮不了艦多的優勢,又被人民軍海軍前對夾去,導致隊型混亂,最終慘敗;三是人民軍海軍的訓練水平高,命中率高。
其實前兩點因素也確實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民間的一些推理也基本認可這兩點因素,隻是在實際的戰鬥中,這兩點因素並不是人民軍海軍取得台灣海峽之戰勝利的主要原因,但在人民軍海軍的官方法中,卻有意識誇大了這兩點因素的作用,而掩蓋了台灣海峽之戰勝利實際是靠現代軍艦搭載的導*彈攻擊才是主要原因;而人民軍海軍的命中率高,也是靠現代軍艦的雷達指引,提供射擊參數,不過這個時代的人當然都不知道雷達,因此也隻能認可這一法。而且在台灣海峽之戰進行的納土納群島海戰中,人民軍海軍也表現出極高命中率,人民軍海軍的訓練水平高這個觀點,也得到了公認。
基於這三點因素,加上推敲好的細節,人民軍海軍取得台灣海峽之戰勝利的過程到也能夠自圓其。美國艦隊的官兵聽完之後,也沒有表示出大的疑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