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2 / 2)

方桂枝是高瑾的嬸娘,現在任教育部長,和周萍同屬文教衛委員會的部門,算是同事,因為年齡相近,兩人經常在一起聊天,周萍也知道一些。

秦錚道:“我估計這次能成的機率應是不小,兩個人都是老大不小了,而且也沒有多的選擇餘地,如果有人從中拉個線,應該是不會拒絕。”

周萍道:“這一說起來,我到是想起來了,現在還沒有成家的元老還不算少,隻怕是還有4、500人呢?我看應該想想辦法。”周萍是衛生部長,在衛生部裏有每名元老,以及家人的健康檔案,以便隨時關注、追蹤每名元老及家人的健康問題,極時的治療,因此知道所有元老的家庭情況。

秦錚怔了一怔,有點不相信道:“還有這麼多人沒有成家嗎?如果真的還有4、500人,那不是還有近十分之一的人還沒有成家嗎?”

周萍道:“俱體人數我沒有統計過,但我印像中確實有不少人還沒有成家,當然其中有一部份是年齡比較大的,也就不想成家了,但也肯定有相當一部份是3、40歲,正當年的元老,就像高瑾、歐陽隆興這樣的絕不是個例。本來我不該管這個事,但今天說起來了,所以跟你提一下。”

秦錚點了點頭,道:“如果這是真的,那到是真是個大問題了。我明天到人事部去查一下。”

現在華東**己是大勢將成,如旭日初升,前景無限,因此每個元老都是婚姻市場的搶手貨,也不乏有三妻四妾,左擁右抱的元老,既使是年齡大一些,但要成個家真的不是什麼難事,當然年齡大的女元老除外。不過在穿越的時候,元老是以男性為主,而且年齡普遍年輕,40歲以上的元老不到200人,而現在穿越才9年時間,可以說絕大部份元老都是正當年的時候,不應該出現這麼多的元老還沒有成家啊。

元老是否成家,可不僅僅隻是個人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因為這關係到整個元老團體的擴大。元老總共隻有6000多人,隨著現在華東**的領土擴大,僅靠這6000多人當然不可能管理得過來,必須了引入大量的本土人進入管理層,現在元老基本隻擔任中層以上的管理職位,基層,中下層,甚致部份中層的管理人員都是由本土人擔任,而且隨著華東**的繼續擴張,進入管理層的本土人隻會越來越多,比重也會越來越大,到那時不僅是中層,恐怕連高層也會有本土人出任,其實現在就有本土人進入高層了,如詹天佑就任鐵道部的副部長,趙維忠出任谘議局委員,而以後這種情況也必然會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己經引起了不少元老的警覺,並且也提出了自已的擔憂,照這樣發展下去,華東**的控製權是否還在元老手裏,或者元老會不會被架空了,但發現問題是一回事,而解決問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競元老隻有這麼多人,不可能管得過來這麼大的地方,不引入本土人進入管理層,華東**根本就玩不轉。

其實這種情況在華東**成立之初,就有人認識到了,提出了元老的危機在20年後,他們認為憑著建國之功帶來的巨大威望,既使是元老被本土人架空了基層和中層,但也還是能夠撐得住場子,但元老的下一代是否還能控製得住局麵,就不好說。因為他們即沒有建國之功,又沒有創業的經曆磨練,更是沒有舊時空的經驗閱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元老和下一代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年齡斷層,在20年之後元老的年齡基本都在50歲上下,而下一代可能還不到20歲,還擔負不了大任。而且元老本身的基數太少,下一代的人數也不會太多,也形成不了元老族群的團體優勢,因此這才是元老最大的危機所在。

現在元老們來到這個時代己有9年,華東**成立也有7年,距離20年危機過去快一半的時間,而且危機也慢慢的顯現出來。

當然華東**也早就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作了許多補救的措施,如在華東**成立之初,就搜羅了大量的孤兒進行培養,後來又施行了收養製度,都是為了擴大元老族群的人數。但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元老沒有成家,也就是還沒有下一代,這自然是一個重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