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2 / 2)

隨後龔建陽又去靑島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崗前培訓,不僅了解蒙古情況,以及進行必要的身體訓練等等,然後到庫倫上任。

而這次隨龔建陽到達庫倫的車隊共計有129輛車,其中120輛卡車,護送的軍隊也沒有坦克,隻有一個摩機連,別外給元老安排了一輛猛士車和一輛依維科客車,而在部份卡車上裝備機槍,還有4門50毫米速射炮,護送的軍隊還包括一個陸軍連和一個騎兵連。

這是因為考慮到蒙古軍隊幾乎己被人民軍全殲,車隊在途中基本不大可能遇到較大規模的軍隊威脅,即使是有小股土匪馬賊,人數也隻有數百人左右,以護送的兵力和火力,也足以對付了。而且這次護送的軍隊,除了摩機連之外,其餘的都是將來駐守庫倫的軍隊。

駐守庫倫的兵力,在軍委也引起過一番爭議,有人認為庫倫是邊少地區,地域又極為廣闊,並且與俄國有漫長的邊境線,將來如果再與俄國開戰,可以從庫倫出擊,攻擊俄國的側翼,因此戰略價值極大,應該駐守1個軍,設立一個分軍區才行。

但另一種意見認為,在未來2、3年內,華東**的主要目標不是蒙古地區,而是清廷,與俄國隻是外交上的強硬,能不開戰還是不必開戰,因此隻用在庫倫保持必要的兵力存在和威攝力就夠了,目前華東**在蒙古控製的地區並不大,如果不進行大規模擴張,也就不需要太多的軍隊,而且庫倫的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既使是有卡車運輸,無論是成本還是效率也都不高,因此現在庫倫不易駐守太多的兵力。

於是經過了協商之後,行政院最終決定在庫倫駐守的兵力為1個陸軍旅和1個騎軍旅,另外加上一個裝甲摩機營,包括一個坦克營和一個摩機營,還有一個陸航的飛行中隊。

旅和師相比,不僅僅是少了一個戰鬥團,而且還減少了大量的火炮部隊及後勤人員,沒有重型武器,可以輕裝上陣,正適合目前在庫倫駐軍。另外庫倫地區也更適合騎兵作戰,因此騎兵占到了一半。而裝甲摩機營則是為了在應急的時候使用。一方麵威懾蒙古各旗盟部落,因為在蒙古戰役中,裝甲摩機部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給蒙古各旗盟部落帶來巨大的震憾壓力,現在己經在蒙古各部流傳了不少有關裝甲摩機部隊的傳說,隻要有裝甲摩機部隊存在,蒙古各旗盟部落就不敢輕易和華東**翻臉。

另一方麵也是防範俄國軍隊,雖然華東**並不想和俄軍開戰,但打不打仗是兩方的事情,隻有一方避戰是不可能阻止戰爭的爆發,何況華東**對俄國的外交策略是以強對強,以硬碰硬,這種對策固然可以避免在外交中被俄囿訛詐,但也增加了戰爭的風險,畢競在中俄邊境,可能爆發戰爭的燃點太多了,因此萬一有那一天雙方以強硬對強硬,而又都不願退讓,再次爆發戰爭也不是不可能的,留下一支裝甲部隊,是為了防範在將來中俄開戰時,俄軍從蒙古進軍,有裝甲部隊在,即使是俄軍來了,也足可以抵擋一陣。

陸航的飛行中隊是人民軍剛剛成立的軍種,雖然現在名議上是屬於陸軍的航空部隊,但實際就是未來人民軍空軍的前身。

在遠東戰爭中,華東**就出動了飛機參戰,主要是負責空中偵察任務,作為對無人偵察機的補充,在戰爭中也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不過在遠東戰爭中出動的飛機,是用現代汽車的發動機為動力製造的飛機,並且帶有相當大的試驗性質,而且使用現代汽車的發動機為飛機的動力,也畢竟不是長久之策,因此華東**一直都在研發飛機的專用發動機。

在遠東戰爭結束時,己經研製兩個型號的成熟發動機,並根據遠東戰爭中取得的數據經驗,製造出了兩型飛機,一種是單座型,主要是負責偵察任務,這是因為這個時候機槍連動器的研發還有完成,也就沒有在機頭安裝機槍,沒有武器自然隻能當偵察機使用;另一種是雙座型,在後座配了一挺機槍,同時還可以攜帶12枚空投**,由後座的飛行員手工投彈,可以做為對地攻擊和轟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