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1 / 2)

當然其他人都能休息,但陳金剛卻不能,因為他是這支軍隊的指揮官,必須以全局的眼光來看待目前的局勢,到達目標地點,並不能算這次長途奔襲就己經成功了,這僅僅隻能算完成了第一步,盡管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但隻有攻下庫倫,才算是真正完成這次行動計劃,現在可以放鬆一下,但絕不能大意。

於是就在第二天,陳金剛就帶著3輛猛士裝甲車和無人機,離開臨時的駐地,去查看庫倫的地勢、防禦情況。

庫倫的蒙語意思為柵欄圍起來的草場(另一說為大寺院之意)。位於蒙古高原中北部,肯特山脈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南北兩側均環繞山群連綿,東西兩端則是廣闊的草原。

最初是在清朝崇德四年(1639年)設立敖爾告(蒙語宮殿、宮邸之意),做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駐錫地,但當時的敖爾告是移動場所,位置並不固定,在草原上遊牧。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降旨哲布尊丹巴在北京到恰克圖商路上的駐地設立城防,取名為庫倫,又設立庫倫辦事大臣,駐地就設在庫倫,主要協管外蒙事務。因此庫倫逐漸成為漠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和商業、宗教中心,是喀爾喀喇嘛教的中心和蒙古王公貴族們居住的地方,後來又在東西部還建有東庫倫和西庫倫為衛星城。俄國勢力滲入蒙古地區之後,還在此設立了領事館和僑民區域。現在的庫倫人口已經達到6萬人左右。

由於庫倫最初是做為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駐錫地而興建的,自然少不了修建廟宇,現在哲布尊丹巴在庫倫共有四處住址,一處為夏宮(黃宮),一處為冬宮(綠宮),其實就是兩座廟宇,還有兩處別館。其中的黃宮位於庫倫中心,也是哲布尊丹巴的主要住所,外蒙的宗教、政治事務均在這裏處理。因此也可以說,庫倫其實就是一座依附於廟宇興建起來的城市。

總體來看現在庫倫的地域並不大,也沒有堅固的城牆,隻有一圈木質的柵牆,守備也比較鬆懈,因此屬於比較容易進攻的城市,核心當然就是夏宮,而且庫倫東西都是廣闊的草原,也有利於機械化部隊的進攻。而庫倫內部除了寺院之外,固定建築和蒙古包的比例大約各占一半,街道也還算是寬闊, 由其是主道,寬達20餘米,兩側行走人車馬等,中間10米基本空著,是哲布尊丹巴出行時的專用道路。

而且庫倫是蒙北的商業中心,因此城區內的商鋪很多,由其是主道兩側,幾乎全是商鋪,商品大多都是草原上的特產,如皮毛、獸骨、藥材、奇石之類,也有一些是來自口內的商人,出售布匹、絲綢、茶葉、器皿、糧食等,而且來往的商賈很多,其中也不乏有外國人開設的商鋪。雖然不算是接踵摩肩,勝友如雲,但也可以算得上是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但要攻克庫倫的難度並不大,但要對庫倫進行圍殲,並且盡可能的多俘虜蒙古高層,減少讓他們逃跑的機率,那就是相當困難了,畢竟人民軍的兵力實在太少了。

不過多俘虜蒙古高層,對華東**將來控製蒙古地區,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在出戰之前,陳金剛惡補過這個時代蒙古的知識,因此對現在的蒙古局勢也有比較清楚的認知,現在庫倫的主人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是外蒙古藏傳佛教最大的活佛世係,與內蒙古的章嘉呼圖克圖並稱。再加上西藏的那兩位活佛,一並尊為淸朝所策封的四大藏傳佛教活佛。

這時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己傳到了第八代,因此被稱為哲布尊丹巴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在蒙古諸部中有十分崇高的威望,不僅掌握著外蒙的教權,同時在外蒙的行政事務上,也有極大的權力,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宗教領袖人物。

同時哲布尊丹巴八世對內蒙的事務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是由於內蒙古的章嘉呼圖克圖原來本是從哲布尊丹巴一係中分離出來,因為清廷認為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在蒙古的權勢太大,於是在康熙年間又扶植了青海的章嘉一係,加封呼圖克圖,並將蒙古一分為二,外蒙歸哲布尊丹巴,內蒙劃給了章嘉,以此來分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權力。應該說這個時候的清廷,還是有相當強的政治手腕。

不過哲布尊丹巴一係原本在蒙古人中地位崇高,而且最初的幾代哲布尊丹巴又是出自蒙古喀爾喀土謝圖汗家族,這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嫡係後裔,這種血緣加宗教的優勢,使哲布尊丹巴一係在蒙古的勢力根深蒂固。而章嘉一係原來是屬於靑海地區的藏傳佛教,隻是被清廷強行扶上馬,而且屬地有青海、內蒙兩塊,盡管在內蒙也有駐錫地,但章嘉更多時候還是住在靑海,因此既使是在內蒙,哲布尊丹巴一係依然有十分強的號招力,就像這次哲布尊丹巴八世決定與華東**為敵,在內蒙也有不少部落家族都發出了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