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陳金剛回到錦州之後,總指揮部也招開了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正式確定了兩件事情,第一是正麵進攻部隊出擊的時間,己經定在4月26日,而突擊庫倫的部隊出擊時間則仍未確定,因為這要視正麵部隊的進展情況而定,最好是正麵部隊和蒙古軍隊發生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這樣才能成功的吸引庫倫及蒙古軍隊的注意力,並給突擊部隊創造成功的機會;因此現在突擊部隊也隻能暫時忍耐。當然,現在突擊部隊的坦克、裝甲車輛也都還沒有越赤峰,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正好也可以和正麵部隊打一個時間差。
第二就是在占領庫倫,兩支部隊會師之後的指揮權。在兩支部隊分頭突進時,自然是受總指揮部的指揮,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在庫倫會師之後,顯然是不能再各自為戰了,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指揮,這樣才能夠協調一致。而這個指揮官最終確定由歐陽隆校任,這主要是因為歐陽隆興有獨當一麵的經驗,而陳金剛此前一直都沒有擔任一線指揮官的職務;另外在占領霖方之後,裝甲部隊的作用也就大幅下降了,而地麵部隊才是主導者,因此在占領庫倫之後,由歐陽隆興任統一的指揮官,也是很合理的安排。
陳金剛對此也沒有異議,畢竟裝甲部隊才剛剛成立,還無法與地麵部隊爭奪戰場的主導權,而且裝甲部隊的價值主要還是體現在進攻方麵,而不是駐守地方,爭駐守地方的指揮權,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而正麵部隊進軍的第一個目標是克什克騰旗的達裏諾爾湖地區。達裏諾爾湖又稱達裏湖,是內蒙古地區四大湖泊之一,但達裏諾爾湖地區則包括東西兩側崗更諾爾湖、多倫諾爾湖,以及連結這三個湖泊的耗來河、貢格爾河、沙裏河,形成了一個總麵積近千平方公裏的水域地區。
達裏諾爾湖區距離赤峰約220公裏,而且是低濃度鹽水湖,而連結這三個湖泊的河流則全部都是淡水河,可以提供充足的飲用及生活用水,因此正好可以在這裏設置正麵部隊進軍的第一個據點。另外根據庫倫的情報,蒙古大軍也將大營設在達裏諾爾湖區,畢竟人馬都是需要飲用水的,而這裏是距離赤峰最近的大規模水域地區,而且又能和赤峰保持一定的距離,蒙古大軍將大營設在這裏,也是十分正常的選擇。
而這樣一來,人民軍也很有可能在這裏和蒙古軍隊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戰爭,從而達到吸引蒙古軍隊注意力的目地。
確定了這些事情之後,歐陽隆興於第二告別眾人,乘火車趕到赤峰,在隨後的三時間裏,第19師的其他部隊也陸續到達赤峰。
4月24日,張作霖率領191團首先出發,趕到距離赤峰約20公裏的一個哨所據點卓索駐紮,作為大軍的先導軍隊。一以後,歐陽隆興率領大軍,從赤峰出發。
這次出動的軍隊除了19師之外,還有1個騎兵團,兩個坦克連及摩機連,另外還有3輛猛士車,20輛卡車,而還剩下的1個騎兵團,以及一個 坦克連及摩機連則暫時留在赤峰,等著卡車都到齊之後,護送卡車攜帶後勤物資出發。
歐陽隆興率領軍隊在卓索和張作霖的191團彙合之後,在4月26日清晨,出發向庫倫方向進軍。
而就在進軍的第1下午,人民軍就遭到了蒙古軍隊的襲擊,不過人民軍也對此早有準備,在大軍外圍,都有騎軍掩護,而且襲擊的蒙古軍隊也不多,隻有300餘人,在距離人民軍大隊約3000米左右的位置,和人民軍的一支騎兵連發生了交戰。
但僅過了6、7分鍾,人民軍立刻就又有2支騎連趕來增援,使人民軍的兵力超過了蒙古軍隊。而蒙古軍隊見人民軍的援軍趕到,立刻主動撤退,而人民軍也沒有追趕,這一仗交戰的時間不長,隻有20多分鍾,蒙古軍隊留下10餘俱屍體,而人民軍也陣亡了11名戰士,另有20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