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2 / 2)

當然這幾條措施下達之後,對蒙古庫倫那邊還要有個交待,可別讓蒙古庫倫灰了心不幹了,因此俄國又派人專程麵見哲布尊丹巴八世,表示俄國對蒙古的支持不變,而這些表態僅僅隻是外交詞令,請蒙古方麵不必但心。

其實以哲布尊丹巴八世為首的蒙古高層到也沒有在意,畢竟這些人中雖然也有些聰明人,但缺少世界視野,而且這數十年來俄國一直在向蒙古地區滲透,通過種種手段,拉隴蒙古的高層人員,並排斥異己,因此現在的蒙古高層普遍對蒙古都有好感,何況蒙古要獨立建國,沒有俄國的支持是不行,於是幾乎都對俄國言聽計從,基本沒有人懷疑過俄國。

另外,現在蒙古高層人也都頗有些自信爆棚,首先是已經獲得了大量的蒙古貴族的支持,如卓索圖媚喀喇沁郡王貢桑諾爾布、哲裏木盟郡王烏泰、土謝圖汗部的劄薩克和碩親王杭達多爾濟、車臣汗部劄薩克郡王棍布蘇倫、賽音諾顏部劄薩克郡王車登索諾木、車臣汗部劄薩克固山貝子多爾濟車林等等,全部都向哲布尊丹巴八世表示了效忠和支持。

其實這些人中,有不少都並不支持****建國的,但華東**在其控製的蒙古地區內打擊權貴頭人,扶植普通牧民的行為,引起了這些王公貴族的恐慌,原本在這幫人看來,****也好,受清廷的統治也好,或者是俄國統治也好,他們的地位基本都不會有什麼變化,因為蒙古的地域太大,要想管好蒙古地區,就必須依靠他們這些權貴階層,數百年來都是這樣,之所以沒有支持****建國,到不是有什麼民族大義,而是先不急於站邊,觀望清楚大勢並持價待估罷了。

但華東**顯然沒有按照這個套路出牌,而是把桌子直接給揪翻了,然後推倒重來。這下這些王公貴族自然不能接受,因此在這個時候,這些人也就不再猶豫觀望,而是都投靠到哲布尊丹巴八世的旗下。而這些人都是有錢有人,加入哲布尊丹巴八世旗下之後,自然是令庫倫的實力大增。

而其次是清廷派駐外蒙的庫倫辦事大臣延祉、烏裏雅蘇台將軍堃岫、烏裏雅蘇台參讚大臣榮恩都代表清廷,表示了對庫倫的支持。

蒙古雖然承認臣屬於清廷,但仍然保持著很強的獨立性,由其是外蒙地區,由於存在著哲布尊丹巴這樣一個掌握著外蒙實權的精神領袖,清廷自然也不會對外蒙完全放心,因此清廷建立之後,先後在外蒙地區設置庫倫辦事大臣、烏裏雅蘇台將軍、烏裏雅蘇台參讚大臣這三個官職, 全權負責管理蒙古的事務,同時也是監管蒙古高層及權貴勢力。

由於近年來蒙古的獨立情緒日重,因此三大臣和蒙古高層的矛盾也日益深化,但這一次三大臣全部都支持哲布尊丹巴八世,而且還是代表了清廷的態度,這是前所未有的。

當然在清廷看來,在這個時候,隻要是和華東**做對的勢力,就要全力的支持,最好是讓蒙古和華東**拚個兩敗俱傷,那怕是能夠拖住華東**幾年也是好的,而且清廷的支持可不是口頭上的支持,還有物質,清廷一口氣就撥調給蒙古2000支步槍和10萬兩白銀。

而在俄國、清廷的支持下,庫倫也較短時間內,便組建起一支人數達餘饒軍隊,共設立前後左右中五軍,並任命達木丁**為中軍統領,巴布紮布為左軍統領、瑪克薩爾紮布為右軍統領、海山為前軍統領、陶克陶胡後軍統領,每支軍隊各約4000餘人,哲布尊丹巴八世又親白任命中軍統領達木丁**為全軍指揮官。一時之間蒙古大軍也算是兵強馬壯,因此蒙古高層也對此戰充滿了信心。

曾和人民軍交過手的陶克陶胡,雖然也深知人民軍的強大戰鬥力,但現在蒙古大軍的兵力遠在當初自已所指揮的軍隊之上,而且武器精良,彈藥充足,加上這次作戰,不是像自已那次是在蒙古與錦州交界的邊緣地區,而是在蒙古草原的內部作戰,蒙古軍隊熟悉地理環境, 同時俄國軍官又為蒙古軍隊製定了不與人民軍正麵交戰,而是利用蒙古騎兵機動性強的優勢,突擊、襲擾人民軍的補濟線的戰術,因此陶克陶胡也覺得這一次蒙古軍隊確實和人民軍是有一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