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2 / 2)

而在另一條戰場上,集中兩個坦克營,兩個摩步營,組成裝甲摩機化部隊,共計84輛坦克,52輛運兵裝甲車,各種輔助車輛56輛,卡車32輛,步兵1300餘人,後勤人員800餘人繞道進攻庫倫。

從赤峰到庫倫的直線距離約1200公裏,因為繞道會增加100多公裏的路程,理論上裝甲摩機化部隊一可以行進300公裏左右的路程,但考慮中途的損失時間,可以按1200公裏路程計算,加上其他意外事件的停止時間,預計需要7-10的時間到達庫倫,在這個時代,這是相當可觀的速度了,按步兵的進行速度,至少需要25-30的時間,就算是騎兵部隊,也要15-20。

而以這支裝甲摩機化部隊的戰鬥力,庫倫當然不可能抵當得住,而一但裝甲摩機化部隊占領庫倫,正麵戰場的坦克營、摩步營,加上一個騎兵團,將立刻護送120輛卡車組成運輸隊,給占領庫侖的軍隊運送一批物資,可以一次送去300噸以上的物資,同時還增加了守衛庫倫的兵力,足可以支持到正麵戰場的大部隊趕到庫倫。而剩下的事情就是行政部門的工作了。

這個作戰計劃提交到行政院之後,到是得到了大多數饒支持,畢竟這個計劃需要出動的軍隊少,即使加上駐守各據點的軍隊,也就是一個步兵師,一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一個摩步團,還不到一個軍的兵力,可以大大降低物資和人力的消耗。

不過也有人認為在對蒙古的戰爭中運用裝甲部隊,會不會從此泄露裝甲部隊的秘密,畢竟從技術上,製造裝甲車輛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難度,缺的隻是理念和思路,而一但有裝甲車輛先出來,其他國家都可以進行仿製,但軍委認為這種機率並不大,因為蒙古居於內陸,除了俄國之外,其他各國在蒙古基本沒有什麼勢力存在,而俄國的技術比較落後,既使發現也未必能仿製出來,另外俄國和歐洲其他各國的關係也都不怎麼樣,那是和盟友英法二國也是各懷鬼胎,因此也不大可能將這件事情告訴其他各國。

退一萬步來,就算被其他各國知道,進行仿製,也沒什麼大不聊,一來是在舊時空裏,坦磕出現也就是8年以後的事情,而且華東**掌握的坦克製造,戰術經驗,也都不是其他各國可比的,就從08式坦克為例,其綜合技術水平己經達到舊時空二戰前期的標準,早己遠遠甩開了其他各國。

於是行政院又經過了一番討論,最終批準了這個作戰計劃。

行政院批準之後,對蒙古的作戰計劃也就提上了日程,首先當然要確定這次作戰的指揮官,由於負責這次作戰的是東北軍區第8野戰軍,因此指揮官自然就落在第8野戰軍的司令員劉慶林的頭上。

而具體到正奇兩條戰線上指揮官人選,正麵戰場由第19師師長歐陽隆興指揮,因為這個計劃最初就是他提出來的,而且赤峰也是歐陽隆心轄區,他對蒙古的情況也比較熟悉,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裝甲摩機化部隊的指揮官的人選叫陳金剛,他原來是兩棲裝甲部隊的營長,本身就有指揮裝甲部隊的經驗,原來計劃成立坦克團之後,就由他出任團長,因此這次作戰,當然是由他來指揮裝甲摩機化部隊。

指揮官的人選確定下來,就是具體的作戰準備安排,步兵當然是隨時都可以出戰,但裝甲摩機化部隊就不同,首先是所需要坦克、裝甲車輛的製造,按照高劉汽車公司的生產計劃,至少要到明年1月,才能生產完裝備裝甲摩機化部隊所需要的全部坦克、裝甲車輛。

其次是人員的選拔和訓練,裝甲摩機化部隊是一支全新的部隊,而且技術含量極高,軍委計劃盡量多用過去的裝甲部隊的穿越戰士,畢竟他們在這方麵有經驗,但現在裝甲摩機化部隊的規模並不大,也就是兩個團,而現在穿越的軍人基本都是中校以上的軍銜,團長級別的軍職,要到裝甲摩機化部隊中來當一名普通的坦克兵,有多少人願意還不好,因此軍委最終決定,每個車組都采用2+2的組建模式,即車長和駕駛員由穿越戰士出任,炮手、機槍手、聯絡員都在本土戰士中選拔,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對穿越戰士的需求,一下子砍去了一半的人,同時也是培養本土的坦克兵,畢競以後裝甲摩機化部隊還是要靠本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