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2 / 2)

而行政院討論之後,認為俄國直接出兵的可能並不大,畢竟現在俄國的元氣還沒有恢複,而且各種社會矛盾也隻是暫時緩和,但並未消除,實際俄國也打不起這一仗,因此隻要華東**在邊境上做好防範的準備,是完全可以嚇阻住俄國的軍事冒險行動,而隻是在邊界防範,消耗的資源並不大,華東**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如果俄國執意要再打一仗,華東**也就不能顧及控製戰爭的決意,隻能奉陪到底。

但在俄國不參戰的情況下,華東**還是應該控製戰爭規模,因此行政院要求軍委擬定一個計劃,隻能動用1個軍的兵力,達到一舉徹底解決蒙古的潛在威脅的目地,如果做得到,那麼行政院則批準打這一戰,如果做不到,則暫時隱忍。

於是軍委的總參謀部立刻展開了研究,而在查閱相關資料時,找到了東北軍區第8野戰軍,第19師師長歐陽隆興就提出的一個計劃,即以赤峰為基地,進攻庫倫,可以動1個師加部份輔助軍隊的兵力為正麵進攻部隊,負責吸引庫倫方麵的注意力,牽製蒙古軍隊的主力,另派少量精銳軍隊,以騎軍為主,突擊庫倫,力爭一舉俘虜或擊斃蒙古高層,並迫使一部份蒙古高層投降,然後以庫倫的名議發號司令,控製整個蒙古地區。就算是讓一部份蒙古高層跑掉,到其他地方去另起爐灶,但失去了庫倫之後,蒙古高層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也翻不起多大浪來。

這樣一來,就算華東**在短時間內無法全麵控製整個蒙古地區,但卻可以解除蒙古的威脅,並逐步在蒙古進行社會改革,充份解放廣大的蒙古牧民,最終達到控製整個蒙古地區的目標。

這個計劃有很強的可施性,因此總參謀部決定以這個計劃為基礎,進行修改,並將運用上華東**最新的軍工技術突破——坦克戰車。

在遠戰爭之前,華東**就在高劉汽車公司裏,成立專項工作組,著手進行裝甲車輛的研發工作,在遠東戰爭期間,盡管華東**一度進行社會全麵配濟製,但裝甲車輛的研發工作卻沒有耽誤,並且一共製造出18輛樣車,經過了多次的測試,改進之後,最終是在1908年5月,終於研製成型了華東**的第一輛主戰坦克,在當年9月,通過了軍委的測試,被命名為ZTZ08式輕型主戰坦克,簡稱08式坦克,並一次性定購了200輛,計劃組建一個坦克團。

08式坦磕全長4.85米,寬2.25米,高2.45米,尺寸比一輛11座的麵包車的長度略短一點,但高寬都要大一些;全重為16.5噸,乘員4人,分別是車長,駕駛員,炮手,機槍手;動力為一台120馬力柴油發動機,最大時速30公裏,最大行程285公裏。

裝甲均采用均質鋼板,厚度為,炮塔60毫米,正麵50毫米,側麵35毫米,背後25毫米,正麵裝甲可以在150米外抵禦50毫米口徑以下的所有火炮,400米外抵禦60毫米口徑火炮,700米外抵禦75毫米口徑火炮。當然這是在這個時代,各國的中口徑火炮普遍都沒有裝備破甲彈頭的情況下。

裝備的武器是一門60毫米18倍徑距主炮,備彈50發,一挺12.7毫米車頂機槍,備彈800發,分兩個彈藥箱,一挺7.62毫米車前機槍,備彈1500發,分三個彈藥箱。

華東**研發第一型坦克定位為輕型坦克,主要是由於這個時代的發動機技術不足,隻能選擇製造輕型坦克,但從總體來看,08式坦磕參數放在2戰時期的輕型坦克中,除了因發動機技術不足,使速度慢一些之外,其他如裝甲、武器均是相當可觀的,比日本的豆丁要強得多,和美國的M3斯圖亞特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而且考慮到這是目前全世界僅有的一型主戰坦克,基本是沒有對手,因此輕型坦克,對華東**本,是完全足夠了。

而和一戰時期,英國製造的馬克Ⅰ型坦克相比,雖然在噸位上差了許多,但火力大體相仿,防禦卻要遠勝,畢竟馬克Ⅰ型坦磕防禦僅僅隻是一層6毫米的鋼板,而在車體結構,靈活性,可持續作戰能力等方麵,08式坦克則均要完勝,畢竟華東**是有足夠的設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