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2 / 2)

於是在德國饒頭腦中,都腦補出這樣一個畫麵,英國的這種新式軍艦乘風而來,輕易的就將德國執行巡邏任務的輕巡洋艦、連同趕來增援的裝甲巡洋艦擊得粉碎,然後在聞迅趕來的戰列艦的炮口下,利用其驚饒速度迅速逃離,而且在逃離的過程中,還利用與戰列艦相同口徑的尾炮開火射擊……

這樣可怕的景像,己不止一次的出現在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的夢鄭

其實德國海軍這樣的想法,徹底暴露出德國海軍的底蘊不足,海軍思想落後的致命弱點,這實際要比軍艦設計能力不足更為致命。因為英國建造戰列巡洋艦,根本就不是這樣用的。但德國人秉承了這樣的想法,當然是難以改變,而要對抗英國建造的這種理想型巡洋艦,唯一的辦法就是建造同樣的軍艦來與其對抗,在舊時空裏,德國就是以建造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作為自己的回應,從而拉開兩國的造艦競賽。

不過在這個時代,德國多了一個選擇,畢竟這是一種新式軍艦,提爾皮茨對德國的軍艦設計能力基本不抱任何信心,自然而然就想到請華東**為自己設計一型足以對抗這種理想型巡洋艦的軍艦。當然除了這一型軍艦之外,戰列艦、裝甲巡洋艦、輕巡洋艦都不能少,因此幹脆提出一個請華東**一共設立10型軍艦的計劃來。

正好德國覺得華東**要求轉讓的技術過多,自己不劃算,因此將這些要求都並入到貿易談判中來。

夏博海道:“老肖怎麼看?”

肖建軍道:“這些軍事技術其實也都沒什麼大不聊,基本在未來10年都會出現,而且有我們的示範,還可以再縮短一些時間,估計5、6年就夠了,因此用這些軍事技術換一些我們有用的技術,應該是劃算的。”

汪軍皺著眉頭道:“這些都是20世紀初的技術了,難到我們不知道嗎!還要從德國引進?”

夏博海也點零頭,道:“其實我們要求德國轉讓的這些技術原理都知道,隻是我們的基礎工業太差了,沒有能力自我研究開發,或者自我研究開發需要的時間太長了,因此直接從德國引進,並配備所需要的全套設備,是最快捷的辦法,可以加快我們的工業化建設水平。當然這也隻是權宜之計,基礎工業的短板還是要努力補齊。”

秦錚也道:“但要補齊基礎工業的短板,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和積累,快不起來,而且產出也少,因此我們才應該兩條腿走路,一方麵從其他國家引進先進的技術以及設備,加快我們的工業化建設和技術提高;另一方麵也要大力投入基礎工業的發展,補足短板,這兩條路並不矛盾。”

肖建軍道:“這些道理先放一放吧,我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我想也到了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就是我們要幫助德國到那一步?”

秦錚道:“老肖的意思是,我們是不是要幫助德國,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

肖建軍點零頭,道:“對,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給德國提供的這些軍事技術,己經可以讓德國的軍事實力比舊時空勝出一籌,雖然這還不足以讓德國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如果我們給德國提供一些更先進的軍事技術的話,是有可能幫助德國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外我們還可以直接參戰,牽製俄國,讓德國避免腹背受敵的局麵。”

夏博海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是不會主動參戰的,除非是有人先攻擊我們。不過老肖的也有道理,這個問題確實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應,以便我們在未來幾年中的對德關係。但這樣重大的決策,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有結果的,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去評估分柝,首先要確定在我們不參戰的前提條件下,我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幹涉程度;其次是德國勝或敗對我們的影響,我認為應該成立一個組,進行專項評估,在必要的時間,可以用計算機進行分柝。”

秦錚道:“既然是評估,我認為可以把我們參戰,也列為選項之一,看看我們參戰的效果如何?”

夏博海想了一想,道:“好吧,把我們參戰也列進去,今年要做出最終的決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