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濟超道:“李鴻章先生雖然和我們屬於敵對陣營,但他在世的時候,和我們有良好的關係,而且我們對他的學識,以及對中國做出的貢獻也十分尊重,也聽過李鴻章先生訪問德國時的經曆,我想隨著我們中國華東**和德國的合作不斷深入,關係不斷的加強,互相之間的訪問來往一定會頻密起來,相信下一次有中國人訪問徳國,就用不著在等12年了。”
他完之後,畢洛、海因裏希也都鬆了一口氣,還是對方會話,這下算是將皇帝的不當言論給化解,也避免了互相之間的尷尬。
而威廉二世還沒覺得自己錯了話,不過徐濟超的回答還是令他頗為滿意,笑道:“是啊,我也希望徳國和中國這一次能夠永遠的友誼。”
徐濟超道:“我們認,中國和德國雖然相隔很遠,但卻有很多相似之處,理應成為好朋友,好夥伴。”
威廉二世也有些意外,他到真想不出中國和德國有什麼相似之處,坦白如果沒有華東**,他根本就不會正眼看這個時代的中國,這句話甚致會當成是對德國的汙辱,但是由華東**的使者出來,威廉二世才會注意,道:“是嗎!徳國和中國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呢!”
徐濟超道:“中國和德國都是有悠久曆史的國家,而且各自都創造了燦爛文化,中國是東亞文明的中心,而德國是歐洲文明的中心,這不是很相似嗎?”
威廉二世哈哈大笑起來,道:“還確實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啊!”
其實德國的曆史並不長,從建國算起,到現在還不到40年,就算是把現在霍亨索倫王朝的全部曆史都算進去,也隻有近500年,不過德國一直是以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自居,這樣算起來才免強達到千年,雖然和中國比起來仍然是不夠看的,但在歐洲確實算是曆史悠久的國家了;當然德國確實可以算是歐洲文明的中心,而且曆史上湧現出大量的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因此創造了燦爛文化,到也不是吹虛,而威廉二世聽了,自然會高興。
徐濟超接著道:“而且德國在曆史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分裂期,並受盡了欺辱,而最終德國靠自已的堅韌、努力,終於實現了國家統一、民族複興。而現在的中國,那時的德國非常相似,落後,國家分裂,遭受外敵的欺辱,而我們也正在努力的實現國家統一、民族複興,而且在這方麵,我們應該向德國學習。”
威廉二世聽了,也連連點頭,心裏非常受用,因為實現德國統一、民族複興,正是霍亨索倫王朝的最大功績,也是威廉二世引以為自傲的地方,被徐濟超提到,自然是高興,而對中國多少也有些同仇敵愾之意,道:“我們德國會盡力幫助中國,早日實現國家統一、民族複興。”
而一邊的首相畢洛也嚇了一跳,生怕皇帝被徐濟超這幾句捧得找不著北,又胡亂做出什麼承諾來。
好在是徐濟超欠了欠身,道:“我謹代表中國華東**,感謝陛下的好意。” 就這樣輕輕將這一段揭過來了,而畢洛也鬆了一口氣,對徐濟超的印像不覺又好了幾分。
原來威廉二世隻準備接見30分鍾左右,幾句客氣話,意思意思也就夠了,但徐濟超的應對得體,捧人又不露痕跡,不覺心情大好,因此一談起來就收不住,足足談了1個多時,還不見有結束的意思。畢洛不僅又著急起來,因為今的重頭是聖誕晚宴,皇帝還要很多事情要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準備,那能談個沒完呢?於是以目示意海因裏希親王,讓他提醒皇帝一聲。
海因裏希親王會意,趁著談話的空檔,建議皇帝還有聖誕晚宴的事情,不如這次接見就到這裏,等聖誕晚宴之後,再找合適的時機接見徐濟超,進行詳談也不晚,威廉二世才有些意猶未盡的結束了這次接見。而畢洛也鬆了一口氣,侍奉這樣的君主,確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