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2 / 2)

一方麵袁世凱在附近大量收購糧食、物資,以確保自己的糧草充足,另一方麵又分派北洋軍,駐守江蘇的江南各地,嚴格鎮壓各地的災民暴動,同時也組織災民生產自救,結果袁世凱上任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迅速的穩定了江蘇的江南地局勢。

本來弗南在漢口穩座,等著袁世凱來救自己,那知等了一個多月,等來的卻是袁世凱在南京幹得風聲水響,而且還頗有成效的結果,看來對各國的支持並沒有太強烈的需求,頓時也有些坐不住了。如果袁世凱並不需要各國的支持,就能在南方站穩腳跟,當然是對各國極為不利的。而在北京的各國公使也頻頻來電,催促弗南盡快和袁世凱進行談判,達成協議。因為時間拖得越長,對各國就越是不利。

由其是這次袁世凱不僅是從華東的境內通過,還是乘座華東的輪船到達南京,這也引起了各國公使們的警覺,袁世凱會不會和華東達成了什麼協議呢?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對於袁世凱來,並不是一定要選擇各國,隻看那一邊的開價高一些,因此如果各國還不盡快采取行動,和袁世凱進行談判,了解袁世凱的要求和底線,才好協商應對袁世凱的方案,否則袁世凱不定真的會倒向華東的。

於是法國駐清公使巴斯德發電給弗南,對他在這一事情上的消及行為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要求弗南立刻采取行動,盡快和袁世凱見麵、談判,這讓弗南也倍感壓力,北京的這幫公使們也太沉不住氣了。但本國公使己經下令了。於是弗蘭雖然明知這個時候自己去南京,是主動盡失,但在無奈之下,還是隻能硬著頭皮親自趕赴南京,麵見袁世凱談牛

收到了弗南的要求之後,袁世凱也十分高興,老實這時袁世凱的心裏也有些焦急,甚致還盼著弗南來南京和自己談判,因為在這個時候和弗南談判,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時機,而且下一步袁世凱還要和華東協商談判雙方的合作事宜,袁世凱希望在此之前,自己能夠先和各國達成一個協議,然後再和華東談判,這樣在談判時自己心裏也有一定的底氣。

但差不多一個月過去,弗南依然在漢口穩坐不動,由其是北洋新軍的大隊是從武昌過來的,弗南也沒有話帶來,這也袁世凱心裏有些患得患失起來,莫非各國己不打算支持自己了,如果沒有各國的支持,自己就算能夠在南方立足,但也難以成什麼大事,最多隻能夠守著兩江現有的地盤,這可和他南下的初衷有很大的差別。於是有幾次袁世凱甚致都忍不住想向漢口發電,詢問一下弗南的態度,但最終還是忍下來了。

畢竟袁世凱心裏也清楚,能夠營造出這樣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局麵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自己一發電,那麼現在的局麵就都毀了,而且袁世凱也對現在的局勢進行了多次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都是各國沒有足夠的理由放棄自己,因為除了自己之外,各國不可能在清廷再找到一個比自己更合適的人選了,就算是要放棄自己,至少也要先談一談,確定自己提出的條件太高,那有這樣談都不談就放棄了自已,因此更大的可能性還是雙方都在拚耐性,就看這個時候誰更沉得住氣,自己千萬不可以心浮氣燥,亂了方寸。

不過雖然是這樣想的,但袁世凱心裏的焦慮卻是日一日,而就在這時,弗南來電表示要來南京和袁世凱會琰,對袁世凱來簡直就是福音書一樣,心裏的一塊大石頭也總算是落霖。

但袁世凱心裏也明白,雖然這次是自已占了上風,但從大局來看自己仍然是弱勢的一方,畢競自己想在南方幹出一番大事業來,還是離不開各國的支持,因此自已也不能太得意忘形了,由其是在弗南麵前,更是不能趾高氣揚,一付勝利者的姿態,讓弗南覺得難堪,而是要給弗南足夠的禮遇,於是在弗南的輪船到達南京時,袁世凱親自帶領著南京的官員,到碼頭迎接弗南,而且還安排了軍樂儀仗隊歡迎。

果然,弗南下船之後,兩人寒喧了兩句,軍樂儀仗隊奏起了歡快的樂曲,袁世凱又請弗南檢閱儀仗隊,果然弗南臉上的表情也緩和多了,不在是一付明顯的假笑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