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合肥見聞(四)(2 / 2)

袁世凱皺了皺眉,道:“谘議局是做什麼的?”

李經方又將谘議局的職責、功能對袁世凱簡單的解釋了一遍,袁世凱聽了,也大體明白,按李經方的法,這個谘議局其實沒有多少權力,也就是向華東**提提建議什麼的,遠不如元老議院的權力大。當然袁世凱關心的並不是李經方的職位,而是通過李經方,評估自己投靠華東**後,會是什麼位置,另外也想通過李經方,向華東**表達自己的態度。

現在看來,李經方在華東**的地位並不高,當然李經方在清廷的官位也不高,隻不過是有一層李鴻章的光環,因此李經方在華東**的官職對自己隻有參考價值,但並不能做為自已評估的依據,重點還是希望李經方替自己向華東**傳話。但這話也不能直,於是袁世凱道:“以伯行的材幹,在華東**中,就算不在各部中任職,至少也應有府州長官之任,雖然伯行兄誌不在仕途,但這谘議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實在是大材用了。華東**也未免太不識人了。”

李經方那不知道袁世凱的意思,表麵是為自己抱不平,但實際上還是在他自已,既然李經方在華東**是大材用,那麼他袁世凱投奔華東**,當然要一個更高的官職了。

於是李經方歎了一口氣,道:“我是前朝舊臣,豈敢在新朝有所奢望。慰亭嗬! 縱觀二十四史,可見前朝舊臣能在新朝中得以重用的嗎?不他朝,就是清朝開國之初的三藩如何,都被封為了王爵,但那一個又得了善終的。算了,反正我也無意仕途,不了,不了。”

而袁世凱卻是如遭重擊,整個人都呆住了,因為李經方的這番話,把袁世凱的美夢徹底擊得粉碎,讓袁世凱也終於意識到,自己希望和華東**談歸順條件,並且在華東**中出任一個重要位置的官職,是根本不現實的,華東**根本不可能重用自己,因此袁世凱的心裏十分沮喪,也無心再和李經方對付下去了。

見到袁世凱一付失魂落魄的樣子,李經方也知道自己的這番話起了作用,李經方對華東**的了解要比袁世凱深刻得多,知道華東**是不會重用清廷,這一方麵是舊朝新朝的區別,另一方麵也是華東**的製度、規則、施政和清廷完全不同,清廷的官員基本不可能適應華東**的這一套製度。當然話到這一步也就到位了,後麵的路怎麼走,就讓袁世凱自己去選擇了。於是道:“慰亭遠路而來,一路辛苦了,我也不再多留慰亭,早些回去休息吧。”

袁世凱這才回神來,趕忙起身向李經方告辭,回到了營地。不過袁世凱的心情依然不好,連午飯都沒有吃,獨自一人在帳蓬裏坐了一個下午,隻自己要思考事情,不要打擾,因此家人、部下也不敢多問。

不過袁世凱畢競是見過大風濫人,一個下午的時間也將心情基本調整過來,同時也計劃好了以後的打算,既然自己投靠華東**,基本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因此暫時也就不必考慮投靠華東**,畢競自己現在依然大權在握,並且擺脫了清廷的製肘,大可以在南方開創一個新局麵。

而目前華東**的首要目標還是清廷,並不是自已,因此在此期間,自己在南方仍然可以保持權勢,甚至還可以割據一方,過幾年自己了算的日子,當然還要盡力和華東**保持良好的關係,千萬別引火上身就是了。而等華東**滅了清廷,統一了北方,將目標轉向南方的時候,再見機而作,可戰則戰,不可戰則降,反正隻要自己不和華東**交惡,在投降之後當個富家翁還是可以的。想通了以後的道路之後,袁世凱的精神狀態也明顯好多了,在晚飯的時候,也基本恢複了正常。

袁世凱一行隊伍在合肥停留了三,本來袁世凱還打算拜訪一下羅嶽,起碼先結交一下,算是認識了,但既然自己現在不打算投靠華東**了,也就沒有這個必要,因此除了拜訪了李經方之外,後兩就都留在營地裏休息,畢競走了十幾的路,也確實十分疲憊。在第三,華東**的船隻也安排出來,於是袁世凱一行隊伍、車仗在合肥登船,啟航向南京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