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1 / 2)

袁世凱苦笑了一聲,道:“劉主任,你要的交待我可給不了,現在我是兩江總督,管的隻是兩江三省的事情,朝廷能夠給你們什麼交待,不是我份內的事情,不達據我所知,朝廷己有意和你們談判講和,負責之人是張香濤,因唇時候你們隻管去找張香濤要交待便是了。”

劉瑞傑道:“既然是如此,那麼袁大人這次來希望我們顧全大局,又能夠給我們什麼保證呢?如果清廷再給我們使個什麼絆子,我們又找誰去?”

袁世凱道:“我能夠給華東的保證是,在兩江之地,隻要是我在位一,就絕不會再出現攔截你們的運需船隊的事情,對你們的救災行動,也不會幹涉,並且盡力支持。不過像宗室權貴勾結日本的事情,我是無力阻止,但如有消息,必會通造給你們,好讓你們有所準備。”

劉瑞傑道:“袁大饒這些保證,要我們顧全大局,隻怕是還不夠吧。”

袁世凱道:“袁某也知道是不夠,但袁某職權所限,也隻能有這些保證,再有多了,袁某自問力不能己,縱然答應下來,又能如何。何況袁某的這些保證雖然不多,但可以使華東以後不必再為南方之事分心,這也算是有所收獲吧。”

劉瑞傑心裏一動,也有些明白袁世凱的言外之意,因此也點零頭,道:“好吧,袁大饒提議,我會如實的轉告回去,由青島那邊決定。”

袁世凱也點零頭,道:“好,袁某就靜候佳音。不過袁某還有兩個提議,也請劉主任一並轉告青島方麵。”

劉瑞傑道:“還有什麼提議?”

袁世凱道:“我這次去南方上任,需要穿過河南之地,還希望華東能夠行個方便,讓道放行,沿途所需費需用之特,袁某必當如數支付。”

劉瑞傑道:“好,不過不知袁大人這次去南方上任,隨行會帶多少人馬呢?”

袁世凱沉思了半響,才道:“總計2、3000人吧。”

劉瑞傑道:“那麼還有一個提議是什麼?袁大人就一並提出來吧。”

袁世凱道:“好。袁某這次南下出任兩江總督,管轄之地為江西、安徽、江蘇三省,但現在安徽全境己被華東所占據,當然是不會交還出來,袁某也不敢厚著臉皮求華東讓出,但安徽位於江西、江蘇之間,將兩省隔斷,袁某上任之後,行政管治也多有不便之處,因此袁某有個想法,希望以長江為界,用江蘇省的徐州府、海州、揚州府、淮安府、通州、太倉州、鬆江府之地,交換安徽省的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太平府之地,不知華東意下如何。”

著,袁世凱從懷中取出地圖,鋪在桌麵上,將交換之地,一一指給劉瑞傑看。原來安徽、江蘇兩省都是跨越長江兩岸的省份,袁世凱的這個計劃其實就是用江蘇省的江北之地,交換安徽省的江南之地。因為正如袁世凱所,安徽省正好是位於江西和江蘇之間,現在華東占據了安徽省,確實是讓袁世凱到任之後非常難做,管理、施政相當不便,但袁世凱也知道,想要華東將安徽省吐出來,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自己掌握的武力要比華東更為強大,因此袁世凱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來這個以地易地的計劃。

由於安徽省己被華東占據,再加上現在上海也被華東占據,因此江蘇省長江以北的地方實際己陷入華東的三麵包圍之內,以華東的滲透能力,估計早晚都會讓華東慢慢的掏空了,那還不如趁著現在還在清廷的控製之中,價值尚在,用來和華東交換安徽省的江南之地。

總體來看,這兩塊交換的地區麵積、人口、位置重要性都大體相當,而且一但交換成功了,其實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袁世凱得到安徽省的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太平府之地後,就可以和江蘇省的江南之地相連,將自己的轄區連成一片,這樣管治、施政就要方便得多了,由其是袁世凱己經打算在江南再開創一片新的基業。

而華東得到江蘇省的徐州府、海州、揚州府、淮安府、通州、太倉州、鬆江府等地之後,可以將領地直接連通到上海,太倉州、鬆江府原本是江南之地,但上海位於

鬆江府內,太倉州則位於上海以北,並包括崇明島,袁世凱將這兩地列入這次交易的範圍,也是增加自己的籌碼,讓華東接受這個交易的機率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