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反擊(上)(2 / 2)

而應對日本,宣戰肯定是不可能的,現在對內都尚未安定下來,更不要是對外發動戰爭了。華東**的應對是首先通過外交,向日本表示抗議,要求日本作出解釋,道歉並賠償損失,這是必須要有的,不管抗議有沒有用,至少達了華東**的態度。

當然僅僅是抗議沒有用,由其是對日本這樣畏強不畏德的國家,因此必須要有所行動,那就是派遣艦隊,在日本周邊進行事演習,實際也就是向日本示威,施加壓力。雖然現在華東**並沒有能力發動對外的戰爭,但日本的情況其實要比華東**更遭糟,更擔心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所以日本妥協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過也有人指揮對於日本的行為判斷,也不能完全以正常的邏輯來推斷,畢竟日本饒性格中有瘋狂的一麵,因此日本拒不妥協,死硬到底,甚致主動向華東**發動攻擊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因為這時日本在遠東戰爭之前,向英國定購的兩艘排水量高達噸的戰列艦鹿島號、香取號己經歸國,並編入聯合艦隊,這兩艘戰列艦的加入,可以讓在遠東戰爭中受到重創的聯合艦隊底氣大增,至少己經具備了一戰之中,不定日本會冒險一搏,因此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華東**必須要有自己的預案。

這個建議也得到了很多饒支持,畢竟這確實就是日本饒特性,於是經過討論之後決安,如果日本拒不妥協,華東**將采取封鎖日本海上運輸線的策略,攔截、扣押日本的商人,以此進一步向日本實壓,而日本真的要挺而走險,冒險一搏,和華東**開戰,則正好借機在海戰中再次沉重打擊日本海軍,以一場海戰的勝利,向元老們作交待。

當然,這樣一來,派遣向日本施壓的艦隊安排,就要認真的考慮,必須有絕對的把握擊敗日本聯合艦隊,不過這是軍委考慮的事情,不用在行政會議上討論。

回應的決議確定之後,就是實施,正好這時羅嶽己在安徽領軍剿滅了紅蓮教,於是軍委也決定就由羅嶽領軍,攻占安徽省,因為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羅嶽一直都在安徽省活動,熟悉這裏的情況,同時清廷的安徽省是橫跨長江兩岸的,因此攻占安徽需要水陸並進,現在羅嶽還掛著救災副總指揮的職務,可以調動上海的內河艦隊,自然是由他來指揮這次戰鬥更合適一些。

而就在第二,外事委員李三傑招見日本駐華東**領事阿部守太郎,此人是在遠東戰爭之後到青島上任的,生於1872年,大分縣人,東京帝國大學法科畢業,對中國有相當深入的研窮,熟知中國的曆史文化,民俗風情,並能流利的漢語,是日本的外務省裏,是有名的中國通。日本任命他為駐華東**領事,也是希望他能夠利用對中國的了解,處理好日本和華東**的關係,畢競現在日本也需要一個安定和平的外部環境,以獲得休養生息,恢複國力的時間,實在不宜和華東**搞僵關係。

阿部守太郎也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而且還要忍辱負重,因唇青島上任之後,一方麵頻頻拜訪華東**的各官員,態度十分歉俾,對誰都恭恭敬敬;另一方麵,他也經常出席社會活動,開口閉口都是兩國和平,加強友誼之類的話,到也贏得了不少的好福

收到了李三傑的招見邀請之後,阿部守太郎也知道是什麼事,因為相關的報導在報紙上已經有了,阿部守太郎在看到相關的新聞之後,也立刻向國內發電詢問是怎麼回事,而且言語也頗有些抱怨,畢竟這樣重大的事情,自己居然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也沒有問問自己的意見,另外老實這次事情的意義實在是不大,就算是成功了,對華東**也沒有什麼實質的影響,而對日本更是沒有半點利益,甚致還會惹怒了華東**,給日本惹來麻煩。自己來青島的時候,國內不己經確定了應對華東**的基調,就是緩和關係,不可激化矛盾,怎麼這就變了。

不過很快阿部守太郎就收到了國內的回複,原來這是陸軍部情報處的私自行動,連陸軍部都被蒙在鼓裏,更不要是內閣了。因此阿部守太郎也隻能苦笑不語,這幫軍人們實在是太無法無了,但最終卻還要自己給他們擦屁股,處理善後事宜,真是飛來橫禍。

現在外事委招見自己,顯然是對方有反應了,因此阿部守太郎也隻能硬著頭皮,如約來到外事委的辦公大樓,麵見李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