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七)(1 / 2)

但等紅蓮教軍徒淮河邊時才發現,架在河上的浮橋早己被毀,隻有岸邊殘有著少許的餘部以及推積在岸邊尚未運走的物資,而在河道上出現了4艘鋼鐵火輪,並且架著機槍,向岸邊猛烈的掃射。

逃到淮河邊的紅蓮教軍士兵頓時傷亡慘重,雖然前排的士兵想要後退,但被後麵的士兵擋住,急切之間根本退不回去,結果成排成片的倒在河岸邊,鮮血染江了河水。

而就在這時,人民軍也從紅蓮教軍的背後、左右兩側合圍過來,紅蓮教軍陷入了全麵包圍中,前退不得,隻能向人民軍投降。

這一戰人民軍殲滅紅蓮教軍3000餘人,俘虜餘人,另外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不過勝利之後的麻煩事情也有一大堆,餘名俘虜的處理就是一個極大的問題,雖然現在人民軍己經控製了六安州,並且從安置營抽調了大量的人手來協助管理,但要收容下俘虜,還是需要花費一番心思。而且還要在淮河上架設浮橋,讓軍隊過河,人民軍架設的浮橋當然要比紅蓮教搭建的強得多了,因此最終人民軍在霍丘縣停留了10的時間,將所有俘虜都送到六安州去監押,同時又在淮河上架起了2座浮橋和一個簡易的碼頭,軍隊才渡過了淮河,並沿穎水北上,向穎州進發。

而4艘軍艦負責搭載糧食物資,沿穎水隨軍隊一起行進。雖然這4艘軍艦都不大,但每艘船也能夠搭載20-25噸的物資,4艘軍艦共計能夠搭載80-90噸的物資,雖然並不算多,不過這支人民軍的規模也並不大,因此也完全足夠用的。

不過人民軍剛剛渡過淮河,就和紅蓮教軍的大隊人馬相遇。原來雖然人民軍的艦隊摧毀了紅蓮教軍搭建的浮橋,但有一部份物資和軍隊己渡過了淮河,因此浮橋被毀之後,這部份軍隊帶著物資,撤回到了穎州,而就在這時,紅蓮教軍在霍丘縣慘敗,兩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也傳到了穎州。

而穎州的紅蓮教高層也相當的震驚,因為兩場戰鬥下來,紅蓮教軍己損失了近3萬軍隊,雖然並未傷筋動骨,現在紅蓮教的軍隊還在10萬以上,但損失依然巨大,而且人民軍隻有3000餘人,這樣巨大的軍力懸殊,還輸得這麼慘,由其是這次進攻六安州的首領人物基本全部陣亡,當然是令穎州的紅蓮教高層不寒而栗,而且退回到穎州的敗軍也極力在軍中渲染人民軍的強大,火力凶猛,對紅蓮教軍的軍心已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盡管紅蓮教高層在發覺之後,盡全力的阻止傳言的蔓延,並且殺死了200餘名敗兵,但這時傳言己經傳開,己不是殺幾個人能夠阻止的,士兵們在明麵上不,但私下裏依舊十分積極的議論,而紅蓮教高層也總不能將士兵全部殺光,因此隻要不是鬧得太過分了,也就隻能睜一眼、閉一眼算了。

但現在人民軍已經逼近到淮河邊了,和兵臨城下也差不了多少,可以是危急存亡之際,因此紅蓮教的高層商議之後,決定集中大軍,和人民軍決戰,當然由於這次進攻六安州的首領人物基本全部陣亡,這時紅蓮教的高層還不太相信人民軍的戰鬥力真會強大到這個地步,畢竟紅蓮教軍的數量足是人民軍的十倍以上,而隻聽士兵的法,總是有些半信半疑。

不過戰鬥的結果是不會有錯的,這其中或許另有緣故,因此紅蓮教的高層也不敢大意,最終集中了8萬餘的兵力,主力軍隊、還有火力部隊全數出動,而且還專門派出了兩名長老帶隊押陣。可以是集中了紅蓮教軍的最強戰力。

見紅蓮教出動大軍來戰,羅嶽當然也不會害怕,別是現在自己己經和援軍彙合了,就是沒有援軍,隻是自己帶的兩個營,也不會在意紅蓮教的大軍,而且這一戰之後,可以徹底的打擊紅蓮教軍的軍心士氣,以後恐怕不會再敢和人民軍進行野戰了,因此自己在穎州府圍殲紅蓮教軍的計劃,也就能夠基本實現了。

於是羅嶽下令,就在淮河岸邊,背水布置陣地,準備和紅蓮教軍決戰。

紅蓮教軍的兩名長老雖然不懂軍事,但也看過【三國演義】,知道背水布陣是犯兵家大犯,因此也都大為放心,看來人民軍也不過爾爾,大約隻是憑著火器犀利,上次的失利,恐怕還是領軍帶隊的那幾個人實在是太無能了,並非是人民軍有多強大,這次自已就要打敗人民軍,扭轉紅蓮教軍隊日益低落的士氣。

但人民軍早早就布置好了陣地,而紅蓮教軍卻要慢得多,畢竟紅蓮教軍有8萬餘人,而且軍事素質也很差,基本沒有受過什麼正式的訓練,兩名領軍帶隊的長老也沒有指揮這麼多軍隊的經驗,又忙著布置請神告的祭壇法場,也沒有時間去整理隊伍,當然就是叫他們去整理,也未必就能整理好,因此拆騰了好半,還是亂哄哄的一片,根本就沒有布置好陣地,而且還因為隊伍的調配不當,還發生了幾起擁擠,推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