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勇奇、張黎聽了,也是又驚又喜,看來自己是做對了。而羅嶽又轉向其他人,道:“你們怎麼看?”
顧立源首先道:“你們知不知道,這次請願會有多少人參與?”
蔣勇奇搖了搖頭,道:“這個不知,我隻知道在東25營區、28營區裏有人,其他營區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張黎道:“具我看來,參與的人數不會很多,一則是近來雖是流言蜚語頗多,但真相信的人卻並沒有多少;二則營地也有相關製度,我看敢違抗的人恐怕不會很多。”
吳道聲也道:“我也覺得不會有太多人參與,最多也隻有幾百人,也許隻有1、200人參加。”
顧立源搖了搖頭,道:“這種缺少依據的猜測,沒有任何價值啊。”
羅嶽皺了皺眉,道:“現在研究人數多少沒有意義,也研究不出來,關建是我們應該采取什麼行動,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就開始抓人,然後從抓捕的人員身上打開缺口;還是暫時按兵不動,等明他們開始請願時,再全部抓捕,一網打盡。”
顧立源遲疑了一下,才道:“如果現在開始抓人,恐怕隻能抓住其中一部份,肯定會有不少漏網之魚,而且打草驚蛇,再要抓住其他人就比登還要難了。但如果等到明他們開始請願時,再行抓捕,如果人少還好辦,但如果參加請願的人多,達到數百上千,隻怕是就難辦。”
朱南圳道:“在什麼難辦的,有多少人參加就抓多少人,我們可不搞什麼法不責眾。我覺得還是等到明,他們開始請願的時候進行抓捕,這樣一網打盡,一勞永逸。”
謝濤搖了搖頭,道:“話不能這麼,我看紅蓮教的潛伏人員未必會參這次請願啊,隻怕就是把別人推出來當擋箭牌,而他們卻躲在暗處,靜觀其變。”
吳道聲道:“這種做法,是很有可能的。”
朱南圳道:“那又怎麼樣?我們今不是正要分柝紅蓮教的潛伏人員嗎?幹脆明一起都抓了,而且就算紅蓮教的潛伏人員不參與這次請願,但參加請願的人肯定都是被他們鼓動的,因此把參加請願的人抓起來一審,就可以審清楚了,這樣層層剝繭抽絲,就可以把紅蓮教的潛伏人員全部都挖出來。這不是很好嗎!”
謝濤還是搖搖頭,道:“這個想法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施中的變數太大,首先我們不能確定明參加請願的冉底有多少;其實我們也不能確定,在營地裏受到流言蜚語影響的冉底有多少,盡管受到流言蜚語影響的人並不多,但這個並不多到底是多少人呢!我們營地現在共有近13萬人,那麼2、3000人受流言蜚語影響和2、300人受流言蜚語影響,都可以算不多,但這兩個人數對我們明施行抓捕行,卻是有很大的不同啊!因此我認為明施行抓捕的不確定因素太大了,也太冒險,弄不好會造成整個營地的動蕩,到不如現在進行抓捕,能抓多少抓多少,這樣也對紅蓮教的潛伏人員發出一個警告,明他們肯定不敢進行請願了,然後我們再慢慢的審問、搜查,最終就算是不能將紅蓮教的潛伏人員全部清理幹淨,但也能清除十之八九,剩下幾條漏網之魚,也翻不起多大浪來了。這樣的做法最穩妥,風險也最。”
完之後,謝濤的目光看向羅嶽,而其他人也都看著羅嶽,顯然是等他最後定決。
羅嶽沉呤了一會兒,才道:“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進行抓捕,並且抓到了一部份紅蓮教的潛伏人員,但如果各位是剩下,沒有被抓到的紅蓮教的潛伏人員,那麼接下來你們會怎麼做?是繼續潛伏下去,還是馬上采取行動,那怕是挺而走險,也再所不惜。”
眾人一時都沉思不語,顯然是在思考羅嶽所提出的這個問題。不知過了多久,朱南圳猛的一擊掌,道:“如果我是沒有被抓到的紅蓮教的潛伏人員,肯定會挺而走險,立刻行動,因為隻要是有一部份人員被抓了,我們就有可能順藤摸瓜,查出更多的人來,因此再繼續潛伏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隻能奮力作最後一搏。也就是,現在進行抓捕威攝紅蓮教的潛伏人員不敢行動,這是根本不成立的。還是等到明,將他們一網打盡才是最佳的方案。”
謝濤也點零頭,道:“是的,我的想法確實有欠周道。我也讚成明抓捕,一網打盡。”
羅嶽道:“好吧,那麼我們現在就來討論明的抓捕,以及後續行動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