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濱洲線、濱綏線的巡視,秦錚在哈爾濱乘火車南下繼續巡視,而就在這裏,秦錚收到了自己定購的一份特殊的商品,6隻剛出生不久的雪撬狗。
原來羅嶽回到青島後,經常在家裏給孩子們講這次遠東戰爭中的戰鬥故事,有一次到了雪撬狗幫部隊拉運物資,孩子們隻是當新鮮故事聽,但卻引起了周唯穎的興趣,因為她知道這種雪撬狗就是在舊時空裏被稱為“二哈”的哈士奇狗。雖然哈士奇一直以萌蠢、難以訓服、拆家而著稱,但卻是一種人氣極高的寵物狗,並深受大人孩的喜愛。
在舊時空裏,周唯穎就想養一隻哈士奇,不過那時她不是在學校就是部隊,當然不可能養狗,而聽羅嶽這一,頓時又勾起了這樁心願,而且現在家裏有5個孩,養些寵物也可以給孩子們多些玩伴,當然以現在秦錚家裏的條件,養幾隻哈士奇是絕對養得起的,而且也有位置。於是周唯穎才聯絡秦錚,讓他購買5、6隻哈士奇回來。
秦錚對養狗也並沒有異議,而且養些寵物也可以培養孩的愛心和責任,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處的,當然這也並不是違反原則的事情,因此才向哈爾濱的駐軍要求,希望能夠購買幾隻狗。
雪撬狗其實是人民軍從俄軍那裏繳獲的戰利品之一,共計繳獲有超過千隻,而在華東後期突襲伯力、攻占阿穆爾河流域的戰鬥中,使用這些雪撬狗協助部隊拉運物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讓人民軍認識到,這些雪撬狗在東北北部這種惡劣的氣候環境下,在拉運物資方麵還是有相當大的作用,於是也將雪撬狗納入到軍隊的正式編製,一方麵將現有的雪撬狗進行妥善的喂養、訓練;一方麵又設法向俄國購買更多的雪撬狗,以確保形成族群,第一批就買了500隻雪撬狗。
其實有不少在元老軍官,以及在東北工作的元老也都十分喜歡哈士奇,紛紛向部隊要狗,而部隊幹脆就明碼標價,想要養狗就拿錢買,而且價格定得不低,1隻雪撬狗300銀元,要遠高於從俄國購買的價格,當然對元老這筆錢並不算什麼,因此買狗的人也不並是秦錚一人,現在己買出了20餘隻。不過秦錚是買得最多的,一下子就買了6隻,畢競家裏的孩子多。而這次從哈爾濱搭乘火車,正好順路帶回去。
這6隻狗的年齡在34個月,短腿、短嘴,萌達達的十分可愛,秦錚並不是喜歡養狗的人,但看到這些狗也非常喜歡,於是帶著狗上了火車,並將狗交給隨行的女工作人員照看,離開哈爾濱。
然後秦錚乘坐火車沿哈大線南下,連續巡視了長春、吉林、四平、鐵嶺,遼陽、旅順等地。南下之後,由其是進入遼寧省的地界,就是東北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因此秦錚巡視的內容不僅是社會、經濟,還有土地改製的問題。不過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土地矛盾相對關內要緩和一些,即使是在麵積最,人口最多的遼寧省,自耕農的比例也較關內高出不少。這一方麵是固然是由於人少地多;而在另一方麵也是由於闖關東以來,湧入了大量來自關內的移民,他們都是自己開荒種植,於是造成了一大批自耕農,而且移民的時間並不長,因此土地兼並的情況並不算太嚴重。
不過自耕農擁有的土地不多,而且土地的質量也都比較差,因為好地早就被東北地區原來的地方勢力占據了,另外東北地區的土地兼並也從未停止過,仍然有大量的雇農,因此華東土地分配製度仍然受到了農民的歡迎,也嬴得了民間大量的支持。而且由於東北地區清廷殘存的官僚、地方傳統勢力己經被大幅消弱,基本沒有抗拒的能力。而一些投靠了華東的地方勢力,如張作霖、馮麟閣、馬龍潭等人,在他們投奔談判的時候,華東就己經對他們明,土地是要被華東收走的,隻是對他們給適當的補償,因此也都沒有什麼異議。
雖然也有人以此為由,挑動過幾人聯合起來反對華東,甚致是造反,但這幾個人都明白,自己根本無力和華東對抗,造反就是找死,而且這些事情是早就好聊,這個時候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因此都沒有上這個勾。
現在大部份地區的土地改革都己完成,其他的也將在未來4、5個月內基本可以全部完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