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做。反正現在朝廷也管不到這裏來,能拖就拖,能混就混。
隻有安徽巡撫恩銘,他原是滿人,同時也是保皇一係,對清廷忠心耿耿,因此對華東極為仇視,收到了清廷的命令之後,他絲毫也沒有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阻擋華東,於是立刻給下麵的府州下令,命令各府州官員驅逐華東。而底下的官員一開始還沒會過意來,以為上司這次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巳,因此一個個也都敷衍了事,那知這次恩銘可不想敷衍,收到了府州官員的回複之後,恩銘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誤,於是再次下令到各府州,措辭和態度也要比上次嚴厲得多了。
當然,雖然這時暗流湧動,但華東的救災行動仍然還在穩步的推進,現在己建立了災民安置營個,分別是安徽個,江蘇個,湖北個,湖南個,入住災民最多的營地是安徽的廬州安置營,收容的災民人數已超過了萬人,最少的也有萬人,同時在江西、浙江也各有個安置營開建。
同時由於廣泛的宣傳,也讓華東在長江中下遊各省的名望大增,都稱華東是愛民如子,仁人義士,同時也引來了大批的海內外的商人捐款、義演用於救災,同時在山東也有企業、個人對水災捐款,現在己收到了價值高達千萬銀元的巨額捐款。
當然這筆善款雖然不少,但用於救災還是遠遠不夠的,由其是華東這樣救災方式,因此主要還是華東拔下的專項救災款,華東拔出000萬銀元,做為第一筆救災的專項款。
不過救災款往往是貪腐的重災區,像清廷救災,能夠將一半的錢花在救災上,就己經是很好的結果了。而且是這是華東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救災行動,同時還有巨大的政治目標,因此也相當重視,絕不能在資金使用上出問題。對這次救災使用資金的監管也相當嚴格,在上海救災指揮總部的財務部就是華東從財政委抽調人員組成的。同時也要求上海救災指揮總部進行財務公開,每一筆帳都必須明示。
而上海救災指揮總部當然也嚴守這個規定,對每個營地收容的災民數量,得病、死亡;管理人員的數量,使用的設備,如帳蓬、床鋪、桌椅,每個月消耗的物資等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記錄,並對整個社會公示。這樣自行換算成市場價格,就可以得支出的費用。這個做法又為華東獲得了大量的好評,畢競不管在那個時代,清正廉潔的都是受歡迎的。而那些捐款的人也都覺得將善款交給華東可以放心。
但各營地的數字都是由營地自已報上,盡管每個營地都有監管人員,但也不能完全放棄不管,另外做為上海救災指揮總部的兩名總指揮,不親自到各個營地去看看,也是不過去付。不過現在李鬆晨不僅要處理營地修建、運營的各項工作,同時還有上海的政務需要他處理,盡管在擔任了救災總指揮之後,將大部份的上海政務交給其他人員處理,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特別是重大事務也是要過問的,因此現在李鬆晨實在是抽不開身;而羅嶽雖然是副總指揮,但他主要是分管營地的安全和治安,工作要比李鬆晨輕鬆得多,他是有足夠的時間去巡視各個營地。
在另一方麵,上海的新聞媒體對救災的新聞報導和宣傳也需要新的、更為豐富的內容才行,此前的新聞主要是以文字為主,並輔以大量的相關數據,其他的主要是各種評論、社評文章,雖然也可以比較全麵的介紹災情和救災情況,但內容過於單調,缺少直觀的內容,因此救災指揮總部討論之後決定,組織上海地區的新聞媒體,成立一個記者采訪團,去各個營地進行采訪,拍照,不僅可以取得第一手資料,同時也能獲得大量的圖片,更有利於後麵的宣傳工作。
而這個建議在上報之後,也很快就得到了華東的批準。於是救災指揮總部決定將巡視和記者采訪團合並一起行動。
上海地區的新聞媒體對這個建議也都很感興趣,因為這種大型自然災害是具有極大的新聞價值,另外也有一部份媒體,由其是外資的報紙,則希望到各營地去親眼看看華東的救災情況,因此幾乎所有的新聞媒體都報名參加了這次的記者采訪團。
hengsaoanqgdeudijiandui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