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2 / 2)

不過清廷畢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是有一批死忠粉,盡管數量己經不多了。清廷的死忠官員當然認為華東**進入安徽、江蘇救災是對清廷不利的,於是有人上書清廷,明此事,要求清廷下旨,拒絕華東**救災,還有一些頭腦簡單的官員則上書清廷,建議清廷和華東**放棄政治分岐,共同攜手救災。

隻到這時清廷才知道,原來華東**己經進入安徽、江蘇救災,這自然也引起了清廷的震驚。

在遠東戰爭之後,華東**正式宣布與清廷決裂,並提出了一定要推翻清廷,建立新中國的政治目標,這也讓清廷大為恐慌,畢竟誰都知道,現在清廷根本不是華東**的對手,何況現在華東**剛剛取得遠東戰爭的勝利,威望如日中,恐怕到時間華東**大旗一舉,大清能堅持幾就是問題了。

慈禧和光緒當然坐不住了,立刻連日招集大臣們協商對策,眾大臣們到是紛紛發言獻計獻言,有人上言要求清廷再組軍隊,訓練備戰,準備和華東**決一死戰;也有人建議清廷和英法美德等強國結盟,以對抗華東**;還有人則認為清廷應與華東**進行和談,那怕是雖終平分下,也算能保住半壁江山,苟延殘喘;甚致有饒主張更為極端,認為清廷應該和華東**合並,讓華東**的負責人進入軍機處主政。總之是眾紛雲,什麼的都櫻

不過在慈禧、光緒看來,這些建議都不靠譜,和華東**決一死戰?清廷打得過華東**嗎?清廷己經訓練了數年的新軍,結果在去年進攻河南的戰鬥,對陣當時還是義勇軍的軍隊,結果敗得一蹋糊塗,再組軍隊又能強到那裏去?和英法美德等強國結盟,首先是英法美德等強國會不會和清廷結盟?而結盟之後,清廷又將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且就算是結盟了又能怎麼樣,遠東一戰,華東**以一已之力擊敗了英法日俄四國,結盟能夠保護得了清廷嗎?至於與華東**進行和談、合並更不靠譜,慈禧、光緒都明白,華東**要擊敗清廷輕而易舉,憑什麼願意和清廷和談、合並呢?

而還沒等清廷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長江流域又發大水了,但這時清廷那有心情去救災呢?而且就算是想救災也沒錢,因此清廷隻能像征性的下了幾道詔書,下令長江中下遊沿岸各省的督撫大員設法救災,然後就再無其他的救災舉動了。

但清廷卻沒有想到,華東**並沒有對清廷發動進攻,反而是去江蘇、安徽救災,當然清廷上下都一致認為,華東**的救災行動是沒安好心的,這是打著救災的幌子,實際是想侵占江蘇、安徽二省,這是采用蠶食的方式,逐漸侵占清廷的土地,當初華東**在河南也就是這麼幹的。

不過雖然華東**己宣布要推翻清廷,重建中國,但雙方的聯係並沒有斷,清廷在津西北興建了津新城,將直隸總督衙門設在這裏,袁世凱在一個月中,至少有10在這裏治公,而在這10時間裏,起碼有8是和華東**的津市**進行溝通交流協商。同時華東**設在北京的辦事處也沒有取消,盡管在清廷有官員曾向清廷上奏,建議清廷抄了華東**的北京辦事處,抓捕人員。

但張之洞堅決反對這麼做,理由是華東**設在北京的辦事處又跑不了,要抓隨時都可以動手,現在留著可以多一條和華東**溝通的渠道,畢竟現在華東**還沒有對清廷發動攻,事情就還有挽回的餘地,多這一條和華東**溝通的渠道還是有用的。

而張之洞的這番言論也打動了慈禧、光緒,因為在進攻河南的戰鬥失敗之後,袁世凱基本壟斷了清廷和華東**的聯絡,也頗有些挾寇自重的意思,現在清廷急需要再建立一條和華東**聯絡的渠道,因此清廷也將查抄華東**北京辦事處的上奏壓了下去。

於是清廷繞過袁世凱,指派張之洞、載灃兩人以華東**北京辦事處為渠道,和華東**進行聯絡溝通。因為在庚子國變時期,張之洞和華東**有過一些接觸合作,總體的關係還算可以,現在還是要用張之洞賣賣老臉,同時也把載灃帶出來,以後讓載灃負責這條和華東**聯絡的渠道,這樣至少在雙方發生戰爭之前,清廷也就不必依賴袁世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