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1 / 2)

蔣勇奇連聲道謝,其他人也都客氣了一番,也就各自回到自己的床鋪躺下。蔣勇奇也靠在自己的床上,忽然問道:“李坤,你一直是和老宋在一起的吧,知道他在那兒嗎?”

李坤道:“我不知道,剛才在檢查身體的時候,有個大夫他肚孑裏有什麼什麼蟲,所以送到叫什麼醫療區那邊去治療了。”

蔣勇奇點零頭,道:“原來是這樣。”

這時李坤躺在自己的床上,有點陶醉的樣子,道:“這裏真不錯,比我們在田家莊院住的地方都好。” 他在田家莊園裏隻是一個廝,住的是十幾個家丁一起的大通鋪房,當然不知這裏的條件。

而蔣勇奇在田家莊園是護院教頭,當然是有自己單獨的房間,不過他是知足的人,在這樣的大難之後被人拯救收容,能有這樣的生活條件確實是相當不錯了,何況在水災發生的時候,自己和2、30人擠在的閣樓上過了好幾,那時的生活條件比乞丐也好不了多少,雖然這裏是和這麼多人擠在一起,但床位是分開的,床墊、毛毯、枕頭也都是新的,棉絮也不薄,因此現在條件己經讓他覺得滿意了。

隨後又陸繼有人入住進來,其中就有張文望、張黎叔侄倆,也是被分到這個宿帳裏來,他們的床鋪是8號床的下鋪和中鋪。雖然是今才相識,但大家都算是共患難的,而蔣勇奇對這叔侄倆的見識也很是佩服,能和他們住在一個宿帳裏,有事也好商議。

安置營在原則上是盡量將同村、同鄉的災民分開安置宿帳,以免造成在營地裏拉幫結派的情況發生,不過每收容的災民有多有少,因此總會有少量同村、同鄉的災民被分在一起,不過一個宿帳裏可以安置24名災民,有2、3個同村、同鄉的災民也並無關大局,而且這裏畢競隻是暫時隔離,等隔離期滿之後,會轉到正式的居住區去,到那裏又會重新安置。

另外如果是親屬,還是可以分在一起的居住,一來是將親屬分開,也未免太不講人情了;二來親屬居住在一起,雖然凝聚力較強,但無形中也排拆了其他饒加入,實際是做不到拉幫結派的情況,畢競在這一場大災難中,就算是一個龐大的家族,能夠幸存下來的人也不會太多。

不過畢競是熟人,能夠分到一個宿帳裏還是十分高興,於是眾人又聚在一起交談。當然張文望、張黎叔侄倆也是一樣被剃光了頭發,不過這倆叔侄也並不太在意,張黎是留過洋的人,見慣了短發的日本人,在他的同學中,有不少人在日本就將辮子剪去,剃短了頭發;而張文望是在軍艦上服過役的人,知道長發、長辮在軍艦上工作都是十分危險的,因為長發、長辮很容易被絞入機器裏,盡管軍艦上的士兵都會將辮孑盤在頭頂上,隻是一但忙起來,也經常會鬆散開,張文望就有兩次經曆同伴盤在頭頂的發辮散落,被卷入機器鄭如果不是那時清廷的餘威尚在,張文望要就想把辮子剪去了。

張文望摸了摸光頭,歎道:“白裏我們還被洪水所困,朝不保夕,而現在我們居然已來到了這裏,就算是不能是從此安定下來,但至少算是暫時有了一席之地,可以遮風擋雨,歎!正是人生無常,禍福無定啊!”

眾人聽了,也都回想起各自的經曆,確實是絕處逢生,因此也都唏籲不已。

這時李坤道:“張老先生,您這華東**不光是把我們救了,讓我們吃飽飯,還給我們衣服穿,住的又是好的地方,這隻怕是要花費不少錢啊!但廬州並不是華東**的地盤啊,您華東**把咱們這些人救起來,這是要圖個什麼呢?”

其實張文望心裏差不多也明白華東**的用意,無非就是收買人心、圖安徽之地這兩條,不過現在畢競是剛住進來,並不宜得那麼明白,因此笑了一笑,道:“華東**有什麼目地,我也不清楚,不過我們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既沒有大富大貴之人,也沒有奇人異士,他們又能把我們怎麼樣呢?”

另一個人插嘴道:“不會是要把咱們抓了去做苦工吧,我可是聽了,有人是專門把人騙到處國去做苦工的,一直到累死為止。”

張文望道:“如果你的是真的,那麼當初救你的時候,你會拒絕來嗎?”

那人想了一想,搖了搖頭道:“不、不,要是沒有他們救我,今隻怕是就熬不去了,那怕是做苦工,起碼也能多活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