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濤接過禮單,但並沒有看,而是隨手放在傍邊的茶幾上,道:“盧老爺太客氣了,我們幫你們運送糧食,是因為這一批糧食是用來賑災之用,因此才幫你們運送,也不圖你們的禮物,不然我們也不會連運費都沒有收取,所以你們的好意,我們就算是心領了,但帶來的東西還是請你們都帶回去,用在救災上麵吧。”
常清德和盧成平互相看了一眼,顯然是都有些意外,下人不收打發錢,當官的這樣儉樸,連正當的謝禮都不收,這似乎隻有在聖賢書中才有的事情,卻真實的發生在自己眼前,常清德甚至想到,莫非這海外華人真的是命所歸,因此才有這樣作為嗎?
這時盧成平己又道:“謝首長既然如此慷慨,廬州府上下都會感激的。”
謝濤擺了擺手,道:“盧先生,這些客套話就不用了,我們直話直吧,我想你們肯定會奇怪,現在我們和清廷基本算是敵對的關係,而這一次趕來救災,這是為什麼,會不會是打算趁機占據安徽!”
盧成平、常清德也有些尬尷,因為謝濤的實在是太直白了,一點也不委婉,不過到也真是到點孑,因此兩人也不打算再打太極,常清德道:“實不相瞞,我們確實十分感激貴眾相助,而且貴眾的相助也十分極時,恰如雪中送碳,我們廬州府確實是歡迎之至,隻是這廬州府上有道台、巡撫,並非能夠完全做主,而貴眾的身份也實在是有些難以向上麵交待得過去啊,因此知府大人也十分為難。”
謝濤道:“我們來這裏,確實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救災救人,隻等災情結束,災民們都得到了安置,我們就會離開,決沒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因此你們也盡管可以放心。”
朱南圳也道:“是啊,我們本來就是華夏後裔,而這次受災的民眾都是我們的同胞,同胞有難我們又怎麼能袖手傍觀不管呢! 雖然我們和清廷是敵對關係,但在這個時候,我們希望先將敵對關係、政治分歧放下,一切都是以救災救人為當務之急,凡事都應當以人為本,因此我們才在這裏,還有其他地方都建立了難民營,收納災民。”
其實這次華東**的目標就是借救災之機,一方麵是樹立華東**以人為本,仁義愛民的形像;另一方麵也是在安徽、江蘇、湖北等地紮下根,將來發動對清廷的戰爭,可以輕取長江中下遊流域,因此就算是災情結束之後也不會走,當然現在話隻是這麼,畢竟先要占據到道德的至高點,反正在災情結束之後,找個什麼借口也都可以賴著不走。
盧成平、常清德也都是精明人,當然不會相信兩饒這套話,不過現在道義確實是被華東**占據了,什麼都不好用,常清德道:“貴眾仁義之心,在下佩服,不過貴眾若是真有救災濟民之心,何不和朝廷協商,若是能夠得到朝廷許可,豈不更好嗎?也免得我等為難啊。”
謝濤笑道:“常先生以為,我們和清廷協商,清廷會同意我們來救災嗎?”
常清德聽了,也苦笑了一聲,他心裏也清楚,清廷是決不會同意華東**進入安徽、江蘇等省救災,當然清廷不會在明麵上拒絕,而是找各種借口推辭、拖延,反正水災到9、10月份就會自動結束,也就是4、5個月的時間,清廷別的本事沒有,但要講拖延,那卻是拿手好戲。
謝濤又道:“剛才兩位也看到了,我們在這裏設立難民營,就是收容安置受災的民眾,希望廬州府能夠多多支持,並且配合,為我們提供搶險救災的有利條件,而且現在廬州府幫助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都會記得,在將來也必然會有回報的。”
常清德的心裏頓了一下,看來海外華冉也並不是隻會直話,剛才這番話可就是話裏有話啊!廬州府提供的幫助,華東**會記得,並在將來會有回報,那麼如果廬州府不提供幫助,甚致是設置障礙呢?隻怕就是等著華東**的報複了。
朱南圳道:“當然,在清廷那邊怎樣應付,我想盧知府比我們更有辦法。不過需要我們配合的地方,我們也會盡力配合的。”
常清德點零頭,話到這份上,該的也都了,而對華東**的態度也基本清楚,因蠢:“好,貴眾的這些話,我們會如實回報知府大人,由知府大人定奪。”
謝濤道:“好,不過其中的利害關係,還請常先生向盧知府清楚。希望盧知府能夠好自為之。”
於是常清德和盧成平也起身告辭,謝濤又命士兵將他們帶出去,而帶來的禮物,也都再拉回合肥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