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城外的災民越來越多,一開始隻有數百人,很快就過千了,這時城外聚集的災民人數己經超過了3000人,而富戶們湊獻的300餘石糧食也都用得差不多了,雖然盧成祥己差人去購買糧食,但去年整個長江流域都受了災,糧食產量大減,不僅糧價大漲,而且還是有價無市,因此要購買糧食並不容易。當然這其中也有華東**的原因,為了準備遠東戰爭,華東**這幾年一直都在大量的收購糧食,導致民間的餘糧大幅減少。
盧成祥當然是心急如焚,眼看著城外的災民越聚越多,而自己手頭上的糧食己用得差不多了,這還是盡量將粥熬得稀一些,讓糧食多用一些時日的結果,但就是這樣,現在合肥城裏的糧食最多也隻夠用2,在2之後,如果購買的糧食還沒有到來,那麼城外的施粥就要中斷,而城外的3、4000災民會鬧出什麼事來,可就不好了。於是盧成祥也招集知府衙門的官員,以及自己的幕僚商議對策。
通判宋昌輝道:“要不要通知下麵,把粥再煮稀一些,這樣也能多撐上兩。”
盧成祥的幕僚常清德趕忙道:“千萬不可,和去年相比,現在的粥己經煮得夠稀了,再稀下去,隻怕就隻剩水了,災民們根本吃不飽,豈有不鬧事的。”
同知陳與正道:“那就把城門關了,把災民關在城外,隻要不讓災民進城,便可保全這一城百姓的安全。”
盧成祥搖了搖頭,道:“也不妥,城門一關,粥也不施,必會激起民變,那時我等可是都脫不開幹係呀。”科源 .kybook.
常清德道:“東翁,依學生之見,還是再找城中的大戶,讓他們再施舍一些糧食,據學生所知,現在城中大戶家中都還有些餘糧,若是再湊一湊,也能湊出3、50石糧食來,這樣也能多支應些時日,隻等購買的糧食達到,便可無憂了。”
宋昌輝道:“隻是這買的糧食什麼時候才能到呢?”
常清德道:“我看應是快了,都已經去了10多,再有3、5的時間,應是就會到了。”
陳與正連連搖頭,道:“如今安徽各地均受水災,道路淹沒,誰知這路上會遇到什麼事情。”
盧成祥歎了一口氣,道:“能多拖幾也好啊,如今這局麵,能拖一是一啊。”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家人勿勿的跑進大堂裏,道:“老爺、老爺,成平回來了,成平回來了。”
盧成祥一聽,也忍不住從椅子上站來,連手都激動得有些發抖,連聲道:“快、快,叫他進來,叫他進來。”
這個家人所的“成平”叫盧成平,是盧成祥本族的一個兄弟,自從盧成祥做官以後,他就是做為一個貼身家人跟著盧成祥,為人也頗為精明強幹,深得盧成祥的信任,盧成祥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他去辦,這次去購買糧食,關係重大,因此盧成祥才派盧成平負責,而現在他既然回來了,肯定買回了糧食。
隻見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走進大堂,身上的衣服幾近全濕,而且半身都是泥水,臉上還戴著幾塊泥印,顯煞這一趟購糧之行是相當辛苦的。
盧成平剛要給盧成祥見禮,盧成祥已擺了擺手,急聲道:“不必多禮了,怎麼樣?買到糧食了嗎?買到了多少糧食?”
盧成平趕忙道:“買到了,有600多石,現在都己經越城外。我怕老爺著急,所以趕進城裏來告訴老爺。”
盧成祥以手加額,道:“謝謝地。”而其他人也都如釋重負一般。因為有了這600多石糧食,廬州至少能支撐一段時間,而眾人也能夠安心幾。
盧成祥又道:“好,好,成平,這回你可是立了一大功啊!我定會重重的賞你。對了,你是在那裏買到的糧食?”
盧成平苦笑道:“老爺,現在整個安徽都買不到糧食,別是安徽,就是在金陵都買不到糧食,人是沿途打聽,一直到蘇州府才買到糧食。”
一邊的常清德也吃了一驚,道:“蘇州府距離廬州有800餘裏,你帶著這麼多糧食,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盧成平這才道:“人也正要向老爺稟報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