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2 / 2)

本來土匪們就沒有什麼戰鬥意誌,蒙古騎兵一撤,就更是無心戀戰了,如果是在東北地區,土匪們也許還會一哄而散了,逃進深山老林裏,但這時是在蒙古境內,人生地不熟,又沒有馬匹,在蒙古草原上沒有馬匹就等於是沒有了半條命一樣,而人民軍可是有騎軍的,因此就算是逃出去也是死路一條。於是土匪們隻能一邊咒罵把自己扔下的蒙古人,一邊放棄抵,向人民軍投降。

最終人民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領了土紡營地,攻占了赤峰。到這一晚上,戰鬥基本結束,各路追擊的人民軍騎軍也陸續歸來,並且給歐陽隆興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蒙古軍的首領之一,白音大賚在戰鬥中被擊斃,屍體也經過了其他俘虜的確認。

白音大賚在蒙古騎軍中是僅次於陶克陶胡的首領,他在戰上被人民軍擊斃,具有很大的像征意義,表示人民軍雖然沒有全殲蒙古騎軍,但也給予了他們重創。

雖然己經拿下了赤峰,但沿途的堡壘還是要繼續修建,畢竟陶克陶胡己經逃走,從他在蒙古地區的號招力,是絕對有能力再拉起一支隊伍,卷土重來,因此由朝陽縣到赤峰的這條補濟線必須保證安全,該建的堡壘自然還是要建的。不過歐陽隆興也就沒有必要在修建堡壘的地方等待,於是就在第二一早,歐陽隆興隻留下一個營的兵力,繼續監督完成堡壘的建設,而歐陽隆興帶領著其他的人馬,趕到赤峰,與張作霖彙合。

赤峰雖然屬於蒙古地區,但曆史頗為悠久,早在戰國後期,燕國就在赤峰南部構築的燕北長城,以防東胡的侵略,並設立右北平郡;在宋遼時期,赤峰地區曾是遼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兩大都城遼上京和遼中京均設立在赤峰附近,因此現在赤峰地區雖然沒有城牆設施,但卻有大量的人員在這一帶地區定居,並且修建了大量的房屋建築,同時也有大量的牧民在這一帶地區過著遊牧生活,可以赤峰地區是一個人員定居、遊動混居的地帶。

陶克陶胡、白音大賚、杜立三等人在赤峰駐紮時,是自己紮帳蓬建營地,現在這個營地己被人民軍占據,而且人民軍也計劃在這裏長期駐守,因此歐陽隆興決定以這個營地為基礎,修建一座較大規模的堡壘,供人民軍駐紮。

而在三之後,歐陽隆興收到了秦錚的命令,向赤峰附近的蒙古各盟:卓索圖盟、昭烏達盟、哲裏木盟、錫林郭勒冪交了華東**的公告,向他們宣告人民軍擊敗陶克陶胡、擊斃白音大賚,並已占領赤峰地區的消息,同時也表示,華東**並不希望和蒙古各盟進行戰爭,而是和平相處,互惠互利,並且又聲明蒙古地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任何試圖將蒙古分裂出中國或是推動****的行為,都將不被華東**認可,並視為與華東**為擔同時希望各盟派冉赤峰來和華東**會談協商雙方和平相處的事宜。

這份公告的遞交,就意味著華東**正式將勢力伸入蒙古地區,並且旗幟鮮明反對****,即有威脅也有警告,給蒙古各盟帶來了極大的震攝力,畢競蒙古地區雖然落後,但並非是一個完全封閉,人民軍擊敗俄軍的消息,多少也傳到了蒙古各盟,當然有的盟知道得多一些,有的盟知道得少一些而己,另外人民軍擊敗陶克陶胡、擊斃白音大賚的消息也基本在各盟中傳開。

蒙古各盟對公告的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對華東**的公告十分憤怒,認為這就是在以武力相威脅,根本就不用和華東**進行會談,而是各盟聯合起來,組建聯軍,和華東**決一死戰;也有的認為現在華東**的兵鋒太強,連俄國都不是華東**的對手,蒙古各盟就算聯合起來,和華東**對決的勝算也不大,不如先和華東**進行會談,看他們到底是作何打算,再做決定。

而公告發出之後,華東**暫時沒有再管各媚反應,而是全心全意的進行建設,等將所有的堡壘都建好之後再,隻要人民軍能夠在蒙古地區內保持存在,就不用擔心各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