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個時代,一來是國家之間的外交還並不成熟;二來國家之間的距離也是一大障礙,因此在訪問之前的溝通、摸底了解方麵做得並不盡如人意,在歐洲國家之間的外交要好一些,因為國家之間的距離近,而且國家之間也互相了解,能夠充當中間勾通者的人也多,而一但出了歐洲國家,由於距離太遠,勾通不更,一般隻能用電報勾通,靠大使傳達各自的意向,但大使畢競不是在國內,電報勾通也有諸多的不便,由其是在目前還是有線電報的時代,電報的內容很容易被泄露出去。
這次德國使團的訪問,是華東**第一次正式的國事訪問活動,而且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下,對德國、華東**來這都是一次重要的國事訪問活動,德國固然是需要與華東**結盟,來化解英法協約,以及未來極有可能出現的英法俄三國協約的戰略壓力;而華東**在贏得了遠東戰爭的勝利之後,要發展經濟,發展工業化,也需要和德國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才行,畢競德國是這個時代工業水平最高、技術最強的國家。
那麼在正式訪問之前,雙方先進行交流,互相溝通、摸底,了解對方的態度立場,當然是十分有必要的。海因裏希親王對這個安排十分讚同,
他預計德國使團將在上海停留8-10的時間,前2是使團的恢複和內部溝通,後3是和國內進行溝通,最終確定這次訪問的目標任務,然後再用2-3的時間和華東**進行前期的溝通,並將前期溝通的結果報告給國內,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2的時間。
於是海因裏希親王從青島來到上海,在三之後,德國使團終於到達上海,和親王彙合,當然親王的王妃伊蓮妮公主,和兩個兒子瓦德馬爾、西傑斯蒙德也在上海和親王團聚。
夫妻父孑分開了差不多有1年的時間了,現在終於團聚,雖然是在異國他鄉,但依然十分激動。不過海因裏希親王畢競是極有控製力的人,在和妻子、兒子擁抱了一番,又互相問候之後,立刻又和使團的其他成員相見。
使團有兩名副使,分別是外交大臣迪特裏克*馮*斯托爾騰,商業副大臣卡爾*馮*貝克裏鬆,還有海軍代表萊茵哈持*馮*舍爾,陸軍代表埃裏希?馮?魯登道夫。
隨海因裏希親王一起在碼頭迎接德國使團的華東**代表是上海市長李鬆晨,因為知道親王的夫人隨使團一起到來,因此也特意安排了一位女元老,上海民政部主任、婦女主任高珺,專門負責接待,陪同親王夫人。
由於在上海隻是臨時停留,而並非是正式訪問,因此上海方麵也沒有組織較為盛大的歡迎儀式,除了李鬆晨和高珺,沒有其他的官員,而海因裏希親王也表示了理解,並且對上海方麵的細致安排感到十分滿意。
李鬆晨在海因裏希親王的介紹下,和使團的成員一一相見,並互致了問候,並預祝德國使團的這次訪問成功,然後安排車輛,將使團成員送到下榻的飯店休息。
接送使團成員的車輛當然是華東**自產的汽車,一共有8輛汽車,4輛客車,不過客車也並不大,隻能乘坐12個人。另外安排了騎兵護送。
親王夫人、斯托爾騰、貝克裏鬆等缺然也知道汽車,而且也都試坐過,不過華東**生產的汽車和德國生產的汽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麵是結構更合理,乘坐也更舒適;另一方麵是汽車行駛的道路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行人、馬車、乘騎都各司其道,互不相幹,在交通路口,還有專人負責指揮,顯得極有秩序,這也令德國人頗感興趣,畢競現在的德國,還沒有真正現代意義上的交通公路。而德國人一向重視紀律性,因此對上海的道路設計、以及交通秩序都頗為讚賞。
大約30多分鍾以後,隊伍到達了位於原來上海新區的飯店,由於今是使團到達上海的第一,使團成員也都十分疲憊,因此在這一沒有活動安排,讓眾人好好休息,李鬆晨安排好各饒房間之後,才向海因裏希親王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