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2 / 2)

而針對匪軍進攻錦州的作戰計劃,早都己經製定好了,現在隻用依計施行就行了。於是歐陽隆興立刻下令,命令駐守在錦州城裏的人民軍除75毫米野戰炮連之外,其餘全部出擊,在距離錦州城約15公裏的七裏河村附近,布置陣地,準備迎戰匪軍。

雖然錦州有完善的城防工事,但歐陽隆興並不打算在錦州城中駐守,應對匪軍的進攻,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兵力太少,現在錦州城裏的守軍還不到2000人,而錦州的城牆長度卻達到6500餘米,這麼點人連城牆上都站不滿,因此盡管人民軍的武器、素質都有絕對的優勢,但據城而守顯然不是上策。應該主動出擊,充份利用並發揮人民軍的火力優勢,在匪軍的進軍途中對其進行迎頭痛擊,同時也是打匪軍一個措手不及,這才是正確的戰術。而迎擊匪軍的地點就選在七裏河地區。

而駐守義州、廣寧兩地的守軍並不參與這次迎擊匪軍的戰鬥,一來是有錦州的人民軍就足夠對付匪軍了;二來是這兩支部隊也都還另有重任。就是切斷匪軍撤退及逛竄的路線。

駐守義州的兩個營將分別在流水堡附近布置陣地,以防匪軍向蒙古方向逃竄,而駐守廣寧的張作霖部則是分兵行動,由張作霖率2營、3營趁著匪軍出擊,去攻取埠新,徹底抄了匪軍的老窩,而湯玉麟則率第一營駐守大勝堡,截斷匪軍的退路。

當然,這次最難對付還是要屬蒙古騎軍,因為蒙古騎軍本不和匪軍是一路,而且機動性又很強,因此很難提前布置應對他們的陣地,不過現在蒙古騎兵的行蹤也完全都在人民軍的掌握之後,因唇也不用太過擔心,隻是將目前人民軍的所有騎兵都集中起來,留在錦城裏,聽候安排,一但發現了殲擊蒙古騎兵的戰機,就立刻出擊。

而錦州城裏剩餘的一個守備營隊、75毫米野戰炮連,還有市**的警衛隊則負責守衛錦州城。興城、錦西、綏中等地的守軍也都準備待命,隨時聽候命令行事。

分派好了各支部隊的布置任務之後,歐陽隆興率領軍隊從錦州城裏出擊,趕到七裏河地區,布置陣地,準備迎擊匪軍。

由於歐陽隆興在先前進己對七裏河地區進行過詳細的勘察,因此對怎樣布置陣地早已經是胸有城竹,於是部隊一到七裏河地區,就立刻分派軍隊,占據致高點,挖崛戰壕。

僅僅隻用了一的時間,就布置好了陣地,並設好了歐陽隆心指揮部。現在己是一切就緒,隻等著匪軍的到來了。

―――――――分割線―――――――――分割線――――――――

越過了義州、廣寧之後,匪軍又進行了2行軍,不過這2走出還不到60公裏,而且一比一走得慢,畢競匪軍還不是正規軍隊,素質要相差得太多了,在進行了一的急速行軍之後,也透支了體力,自然是一不如了。但這時匪軍距離錦州大約隻剩20多公裏的距離,因此在第4肯定能夠趕到錦州,而蒙古騎兵己在一之前到距離錦州城東約10公裏的大淩河岸邊,雙方的距離大約25公裏。

但就在第3晚上,王克複收了日本偵察兵的報告,在前方約10公裏的位置,發現了人民軍布置的陣地,兵力大約在800-1000人之間。而王克複將這個消息告訴給杜立三、宋慶連兩人。

杜立三大吃一驚,道:“這麼人民軍己經發現我們了?”

王克複到是不慌不忙,道:“簇距離錦州隻有20多公裏,人民軍在這裏發現我們,也不足為奇,否則人民軍也就不值得我們如此煞廢苦心了。我看是守衛錦州的人民軍兵力不足,守不住城牆,因此才不得不在半途設陣地攔截我們。”

杜立三道:“那麼王先生,我們應該怎麼辦?”

王克複笑道:“這是好事啊,能夠在野外戰鬥,總要比進攻堅城要好。這裏的守軍大約就是人民軍的最後守備力量,如果我們能夠擊敗這支人民軍,那麼守衛錦州的兵力也就會徹底瓦解,那麼我們就可以垂手而得錦州了,因此明一戰,勝負就在此一舉,而且我己連夜派人去通知蒙古騎軍,讓他們明一早便趕來參戰,請大當家盡管放心好了,今夜就養精蓄銳,隻等明日和人民軍決一死戰。”

杜立三想了一想,也點零頭,道:“好,我會馬上通知弟兄們,讓他們今晚好好休息,準備明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