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2 / 2)

這次張作霖部隊的政委叫李鑒舟,是主要接受這個任務,因為在舊時空裏,他很喜歡聽單老先生的評書,將單老先生的代表作,以張作霖的生平經曆改編的評書【亂世梟雄】反複聽過十數遍,幾乎自己都可以依樣畫葫蘆一遍了,因此對張作霖也頗感興趣,於是在選拔張作霖部隊的政委時,主動報名,擔任了這個職務,並且信誓擔擔,一定要將張作霖改造成合格的革命戰士。

當然,這是人民軍的政工幹部進行的一次重要的戰鬥,因此必需要集中精兵強將,連營的政工幹部都是從留守山東的人民軍部隊中抽調的優秀人員,並且還專程進行了一次為期5的培訓。

秦錚在自己的工作之餘,根據自巳從事多年的軍政工作經驗,特意為他們製定了3條工作原則,第一條就是必須要深入基層,和普通士兵打成一片,同吃同住,不能因為對方的投誠部隊就高高在上,拿自己當長官,更不能因為對方是土匪出身,就看不起他們,而是應把他們當自己人平等看待、交流。這是政工幹部的工作基礎,隻有這樣,政工幹部才能夠得到普通士兵的認同,普通士兵才能向他們趟開心菲,把自己的想法出來,也便於政工幹部開展工作。

第二條則是必須處理好和軍事長官的關係,由其是要注意維護軍事長官的權威,也不得幹涉軍事指揮。其實政工幹部和軍事長官的矛盾也是在舊時空裏就存在的問題。因為軍事長官大多都有些毛病,由其是能打仗、會打仗的軍事長官,幾乎都是問題一大堆。一但處理不好,就極容造成軍政之間的矛盾,從而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嚴重的還會造成軍隊的分裂。因此維護軍事長官的權威,就十分重要,畢競沒有軍事長官的支持,政工幹部也不可能搞好工作,軍隊是用來打仗的,打不了勝仗的軍隊,政治再好也沒有用。另外在政工幹部中,雖然也不泛有相當軍事能力的人,但軍隊的最高軍事指揮權畢競是軍事長官,一支軍隊中絕不能出兩個指揮官,在軍事指揮方麵,政工幹部必須服從軍事長官。

第三條就是大原則必須堅持到底,不能有絲毫的退讓,但其中的尺度,則是可以靈活掌握。這裏的所謂大原則,是指人民軍製定的製度和紀律。不也這些製度和紀律也不能機械的執行,其中有些是沒有一點退讓的餘地,如掠劫百姓,貪墨、濫殺無辜、臨陣脫逃等。但有些則是可以靈活控製的,如在原則上,人民軍裏是禁止長官打罵士兵的,但在實際中,軍隊裏幾乎是不可能不粗話,另外急了眼,動手開打也是常見的事件;另外戰前雖然製定好作戰計劃,但戰場變化瞬息萬千,軍事長官往往會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作出有違作戰計劃應對,這也是合理的。但這些尺度怎樣把握,就隻能靠個饒經驗和判斷力了。

秦錚認為,隻要做好這三點原則,那麼在張作霖的部隊中的政治工作也就不會出現大問題了。

張作霖的部隊集合之後,首先宣布各級的政工幹部上任,而張作霖也對這些饒到來,表示了歡迎,李鑒舟也代表全部政工幹部進行了發言,至少現場的氣氛還是十分融洽。

接下來就是進行武器換裝,每名士兵發給一件戰術背心,一支01式步槍,一把刺刀,一個行軍水壺和一個行軍背包,所有武器都是全新的,步槍、刺刀均是用油紙包裹,當麵拆封,因為軍服己經發了,這次就沒櫻另外每個班還配4把工兵鏟和兩具擲彈筒,當然全班的成員都要輪流進行擲彈筒的使用學習,而以前士兵使用的武器則全部上交,進行統一的銷毀。

而機槍兵、炮兵則是做為一個組集體來領取裝備,當然他們還要進行相當的訓練才能夠熟練的掌握這些武器的使用方法。另外騎軍部隊也領到了足夠的戰馬。張作霖的部隊也終於配齊了全部的裝備,而此前對人民軍有諸多不滿的人,這次也沒有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