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2 / 2)

現在華東**終於派來了正式的官員,這些人心裏自然是惴惴不安,不知這即將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最重要的是會怎樣處置自己這一批人呢!

張作霖則是介於這兩種心態之間,雖然他加入人民軍的時間不長,論資曆比不過這兩批人,但現在他的部隊卻是有番號的正規人民軍,這一點甚致比守備軍更強,而且這大半年來,他也確實為華東**立下了一些功勞,但張作霖心裏也同樣有些不大痛快。

原來張作霖奉命來增援錦州,盡管隊伍還沒有換裝,但心裏卻還是很愉快的,因為戰區司令部能在這個緊要關頭調自己的部隊來增援錦州,這是看得超自己啊,而且這也是張作霖投靠人民軍之後,第一次獨當一麵,因此張作霖也有心在錦州打幾個漂亮仗,最好是把杜立三給滅了,立個大功,讓司令部看看自己的能力。

那知自己才來到錦州沒幾,戰區司令部居然又派來一個總指揮,這樣一來自己就變成了下屬,將來就算是自己立了功,也隻是作為部將的身份,真正的首功是落到總指揮官的頭上。司令部到底是仍不放心自己,還是怕自己立下大功之後晉位太快,不聽調遣,有意要打壓自己呢?

在張作霖的隊伍裏,己經有不少怨言出來,由其是湯玉麟、張四飛,兩人本是綠林出身,一向自在慣了,和張作霖又是老交情,因此張作霖幹保險隊的時候,雖然治軍較嚴,但對這兩人還是網開一麵,隻要不是做得太過分了,張作霖也基太不會怎麼管他們。

但張作霖投靠人民軍之後,一切就都要按人民軍的紀律來,而張作霖也不敢再放縱湯玉麟、張四飛,親自對兩人嚴加教管,讓兩人隻覺得處處別扭,幹啥都犯錯誤,因此兩人甚致想打退堂鼓不幹,拉著隊伍重新回去幹保險隊。

不過孫烈臣、張作相、張景惠、吳俊生等人卻是支持張作霖的,由其是孫烈臣,態度由為堅決。在張作霖的這些老弟兄中,孫烈臣是最有見識的一個,因此也最受張作霖的器重,張作霖決定投靠人民軍,是得到了孫烈臣的全力支持。而張作霖不好直湯玉麟、張四飛,往往都是由孫烈臣出來當黑臉,但孫烈臣也不是一味的壓製兩人,而是耐心的對兩人講道理,一則是華東**必成大業,這時跟著華東**幹,將來都是開國功勳,封官加爵,封妻蔭,光宗耀祖;二則是離開了人民軍,還真玩不開,因為人民軍是不會允許在東北地區再出現保險隊的,因此現在隻能按照人民軍的規據來,打退堂鼓不幹,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一番話也讓湯玉麟、張四飛兩人無言以對,隻能不再言語。而孫烈臣所的這一番道理也深得張作霖的心意,而且這大半年以來,張作霖對人民軍也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老實在投靠人民軍之前,張作霖確實還有幾分三心二意的想法,打算利用人民軍,充分發展自己的勢力,一但自己的翅膀硬了,或是在人民軍裏過得並不如意,到不妨脫離人民軍,另立山頭。

但現在張作霖也清楚,自己當初的想確實太幼稚了,人民軍的強大,遠遠超出了自己當初的想像,現在自己的實力和投靠人民軍之前相比,確實有飛躍的提高,但想另立山頭,隻怕是分分鍾就被人民軍給滅了。另外人民軍的規據確實很多,但好處也不少,張作霖也是當過兵的人,深知清軍中的弊端,而在人民軍裏,這些弊端基本都不存在,士兵的軍餉從不拖欠,每個月全額照發;士兵的夥食也極好,都比得上地主之家;長官也不會隨意打罵責罰士兵;最關建的是功賞過罰,一點都不含糊。

張作霖雖然讀書不多,但生平喜歡聽書看戲,按書戲文中,嶽家軍、戚家軍就是這樣軍紀嚴明的百勝之師。因此現在張作霖也基本放棄了另立山頭的打算,而是一心一意的想在人民軍裏建功立業。在接到增援錦州的命令時,張作霖才攢足了勁,想好好幹一場。而這時張作霖盡管對戰區司令部派來指揮官有些不滿,但也絕沒有脫離人民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