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王海龍當然不想這麼快就妥協,於是想了一想,又道:“這個5年周期結束以後,就是1911年,根據舊時空的發展,這個時候超無畏艦應該己經出現了,而我們俘虜的戰列艦都是前無畏艦,自建的4艘戰列艦隻能算是型無畏艦,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個5年周期結束以後,我們海軍所有的戰列艦都將是落後的產品,不知道製定這個計劃時,考慮過這一點沒有?是不是可以考慮將幹將級改進型多造幾艘,如建造4-6艘,這型軍艦雖然差了一點,但好歹也能算是無畏艦啊。”
黃哲道:“這一點我們是有考慮的,首先我們現在造船的產能有限,如果隻是建造幹將級改進型和赤兔級改進型,那麼這兩型軍艦最多隻能各建造4艘,其他的修複軍艦基本沒有時間完成,而在這個五年周期結束之後,我們就隻有10艘戰列艦可用,並隻能分成兩支戰列艦分隊;而如果是將這兩型軍艦各建造2艘,其他的修複軍艦可以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則我們將有17艘戰列艦,16艘裝甲巡洋艦可用,而且都能編成4個分隊。從費用上看,由於是采用的無畏艦型,幹將級改進型的費用要比同等級的前無畏艦高出20-30%,差不多相當於修複3-4艘同等級軍艦的價格,因此從效費比上來,後一種方案顯是更劃算一些。”
“而且盡管我們現在修複的都是前無畏艦,但在無畏艦時代開啟之後,前無畏艦其實仍然在各國的海軍中服役,在舊時空的一戰時期,日德蘭海戰中,英國還出動了10艘前無畏艦隨大艦隊參戰;還有索契角海戰,俄國出動的也全部都是前無畏艦,這些戰例都明,在無畏艦,甚致是超無畏艦時代,前無畏艦也都是還有一戰之力的。前無畏艦全麵退出曆史的舞台,是在一戰之後了,因此現在我們修複這幾艘前無畏艦,還是有價值的。”
“另外,這次遠東戰爭之後,俄國的遠東海軍全軍覆沒,而且連遠東地區的港口都丟了,日本海軍也遭到了重創,沒有10年時間,是恢複不了元氣的,而英法德美等國又都遠隔重洋,由其是英法德三國的主要戰略目標都放在歐洲,並且互相牽製,更不可能將大量海軍力量放到亞洲來,美國雖然沒有牽製,但現在美國的整體國策還是門羅主義,並沒有對外擴張,何況美國海軍現在的實力也不強,第一艘無畏艦要等到1910年才入列服役,而大規模的暴兵是在一戰以後了,因此在10年內,在遠東地區的海麵上,基本沒有能夠威脅到我們人民軍海軍的軍事力量,何況我們還有現代軍艦壓陣,既使隻剩**,也足以擊敗這個時代的任何一支艦隊了。”
聽完了黃哲的解之後,會場的眾人又是一陣聲的議論,顯然都在討論這份造艦計劃。
這時尚晉峰發言道:“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內,我們在軍事上的主要對手應該是清廷,而軍事行動也是以對付清廷為主,對外的戰爭可能性並不大,因此我們的海軍現在對於裝備無畏艦、以及大規模造艦的要求其實並不是十分緊迫,而我們也完全沒有必要跳躍式的發展,還是應該按我們正常的步驟,一步一步的前進,在這個五年周期內,海軍的造艦仍然應是以積累技術、經驗,培養工人為主,而在下一個五年周期開始正式建造無畏艦,當然是否大規模的造艦,建造什麼樣的軍艦,那就還要看這個五年計劃中,我們的工業化進展,以及科技水平發展的情況而定了。大家還有沒有什麼要的?”
王海龍聽了,也知道對這份造艦計劃進行大改動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就實用性來,在未來10年內,華東**麵臨的海上威脅確實不大,相反到是陸上的戰爭迫在眉捷,畢競華東**已經做出了決議,在這個五年周期內,是要正式建國的。
當然王海龍對這個結果也是能接受的,老實這個五年造艦計劃完成以後,雖然大部份軍艦都己是過時的,但艦隊的規模還是十分可觀的,估計到時候華東**的海軍規模將僅次於英德美法四國,排列在第五位,這已經刷新簾初的北洋艦隊世界第七的排名。因此王海龍道:“好吧,我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