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觀應輕輕歎了一口氣,道:“食肉者鄙,現在朝中官員屍位素餐者眾,太後慈恩難測,縱然有一二清醒之輩,恐怕也難以力挽狂瀾,盛公之言極是也,這趟子渾水,豈是朝廷能棠?若是朝廷安份些,還可多苟延殘喘幾年,太後或還可得一個善終,如果還不安份,定是要硬出頭,隻怕是好景不長了。”
趙維忠看了鄭觀應一眼,道:“鄭公,怒我句大逆不道的話,若是朝廷自己作死,讓海外華人早坐了下,也未必不是好事。就怕是影響了遼東的戰事,將大好國土讓給了外人,日後再想收回,又多了不少的麻煩。”
眾人正在談話之間,隻見李鬆晨帶著幾名隨行人員也走進了餐廳裏,而且其中居然還有楊育新。雖然楊育新被免職,又禁止參與公開活動,但他仍然在上海新區定據。而且畢竟他在上海任職的時間長,和大部份商人都有不錯的私交,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這個時候上海新區也需要他的幫助,楊育新當然也願意幫這個忙的,因此李鬆晨向青島方麵提出申請,很快也就被獲準了。
雖然李鬆晨上任還不到兩個月,但己舉行了幾次和上海商人們的交流坐談,隻是規模沒有今這麼大,因此絕大多數人都認識他,而也都紛紛打招呼。
寒喧了一圈之後,眾人也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今共計邀請了128名商人,都是上海地區知名商人,身家最少的也有十幾萬兩白銀,可以這些饒影響力加起來,足可以覆蓋整個江浙地區,乃至蘇北、湖廣、嶺南一帶,甚致是大半個中國。
餐廳裏一共設了16席,每席有8名商人,另有2名穿越者陪席,而計點人數之後一共來了125人,隻有3人未到,而開席的時間已到,因此李鬆晨決定不等他們,開始今的議程。
李鬆晨來到主席台上,道:“各位都是大忙人,這大熱裏把各位都拉到這裏來,耽誤各位的時間,實在是抱歉得很。”
盛宣懷道:“李區長太客了,大家都是老朋友了,這些客套話就不必了。”
李鬆晨嗬嗬一笑,道:“首先我要感謝大家這段時間以來對我們的支持,我們在上海發行的債券能夠順利的銷售,讓我們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遼東的戰爭,所以各位都出了不少力的,也是為收複遼東做出了供獻,各位的這份恩情,我們華東政府可是都記得的。”
張振勳道:“慚愧、慚愧,李區長這是在給我們臉上貼金啊,我們雖花了些錢購買債劵,但這筆錢最終還是要還給我們,政府還要支付利息,讓我們賺錢,這算什麼出力啊。”
李鬆晨道:“話可不能這麼,各位都在上海新區投資建廠,有的還在青島、濟南經營,所到之處不僅向我們交納稅收,而且增加地方就業,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這就是對華東政府的巨大貢獻了,而各位從這些生意、經營中賺錢,也是理所應當的,俗話‘皇帝也不差餓兵’,隻要是各位尊守我們的法令規則,就隻管放心大膽的賺錢,而且賺得越多越好,不必有任何顧慮。”
這一席話也贏得滿場掌聲,一方麵商人們自然是喜歡聽這樣的話,另一方麵華東政府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因此不少商人內心裏也都十分稱讚。
李鬆晨等掌聲稍停之後,道:“好了,不過這次請大家來,還有一件事情,想請大家幫忙的。”
張振勳道:“有什麼事情,李區長盡管開口,隻要是我們能做到的,絕不推遲。”
李鬆晨點零頭,道:“現在我們在遼東和日、俄兩國激戰正酣,不過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在打仗所需的可不僅僅是糧食啊。我們政府的資金到是不差,但銀子本身不能吃也不能用,打仗也用不上,隻有換成了糧食、藥材、布匹、鋼鐵、*才有用。這戰事一起,各種物資的消耗巨大,我們需要大量的釆購,前段時間也多虧了有各位幫忙,才讓前方的將士們不缺吃喝用度,全力投入作戰,因此我們前段取得大勝,各位也確實是功不可沒啊。”
張謇道:“這是應該的,這是應該的,我們都是老頭子,不能上陣殺敵,隻能出這麼一點力,還從中賺了不少錢,起來實在慚愧啊。我等可不敢居功,如果貴眾缺少物資,盡管開口便是,我等必揭盡所能,也要保證前方將士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