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民軍對這型軍艦的定位是在近洋作戰,主要針對的對手是日俄兩國的海軍,最遠也不過是在南海作戰,而並不須要它進行遠洋作戰,畢竟現在華東政府也還沒有遠洋利益,因此續航力不是重點考慮的功能,這個不足的影響並不大。畢竟完美的軍艦是不存在的,而軍艦設計的綜旨就是在各種要素中進行權衡取舍,達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目地。
在禮炮和歡呼聲中,軍艦在駐泊碼頭邊緩緩的停靠,負責接艦的指揮團隊韓誌軍、張文望、劉浩三人走下軍艦,來到主席台上,向眾人敬禮,韓誌軍道:“報告首長,軍艦己到港,接艦任務順利完成,請指示。”
尚晉峰道:“辛苦了,感謝你們把軍艦順利的開回來。下麵是軍艦命名、入列儀式。”
韓誌軍等3人先站到一邊,這時肖建軍起身道:“我宣布這艘軍艦正式命名為幹將號,即日起,加入人民軍海軍序粒”
頓時又響一陣熱烈的掌聲,“幹將”是中國傳的古代名劍,按照華東政府的軍艦命名規則,主力軍艦的命名沒有限製,但應選用積極進取、並體現中華文化的名稱,因此用古代名劍的名稱命名戰列艦,也很貼切,而另一艘正在華東政府建造的同型戰列艦則命名為“莫邪”號。
隨後肖建軍又宣布,由韓誌軍擔任幹將號的艦長,張文望任政委,劉浩任副艦長,其實這也是早就已經定好的,否則也不會讓這三人去接收這艘軍艦,隻要是在回航途中不犯什麼大失誤,就不會有變化。
接下來是授軍旗和艦牌,然後在軍艦舉行了升旗和掛牌儀式,這也標誌著這艘軍艦正式成為人民軍海軍序列的一員。而夏博海和秦錚也分別發言,主要是以人民軍海軍取得的對馬海戰勝利鼓勵幹將號的全體艦員,刻苦訓練、爭取早日形成戰鬥力。
雖然幹將號己經正式入列,但還不能算完全形成戰鬥力,人民軍海軍還要對幹將號進行各種測試,由其是艦載武器的測試,並訓練艦員與軍艦的磨合。幹將號的核定艦員是660人,但接艦的人員隻有400人,不過海軍己經組織好了800餘艦員,上艦進行訓練,除了幹將號的艦員之後,還有另一艘莫邪號的艦員也隨幹將號進行訓練,這樣在莫邪號服役之後,可以減少磨合訓練的時間。
最後則是華東政府向德國的青島領事表示了華東政府對德國的感謝,並贈於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基爾造船廠各一枚獎章和獎狀,感謝德國方麵為華東政府建造了優秀的軍艦,因為在對馬海戰中,德國為華東政府建造,及協助建造的幾艘軍艦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為人民軍海軍的勝利立下了不少戰功。
德國駐青島領事卡爾曼也代表兩家造船廠領取獎章和獎狀,也代表德國發言,表示德國一向重視和華東政府的關係,並且願意和華東政府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加強兩個政府之間的友誼,共同發展等等。
不過聽了卡爾曼的發言以後,在觀禮台上觀看的英國領事斯科爾斯、法國領事吉拉蒂諾的臉色都不大好看。其實卡爾曼的發言都是應場麵的話,並沒有太多的實質意義。而且這個發言也是得到諒國政府的同意。
雖然德國和英國的矛盾激化,但在這個時候,德國也不願明確站隊。其實在德國國內有人就主張不出席這次歡迎軍艦歸航的儀式,或者是不在儀式上發言,以免刺激英國,不過威廉二世卻不幹了,這不是表示德國怕了英國嗎?而且德國和華東政府還有不少的合作,不能為了不刺激英國而影響了和華東政府的合作,這對德國有什麼處,另外德國也確實有自己的想法,因綽國政府協商之後,決定還是要出席的,發言也要發言,但盡量使用一些套話,這樣也算給了華東政府麵子,又給英國留有餘地。
其實這番道理斯科爾斯、吉拉蒂諾都明白,不過在這個特殊的時間,德國政府的態度還是要引起英、法兩國的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