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2 / 2)

雖然第5軍的總兵力在6.5萬左右,但有鴨綠江為屏障,可以沿鴨綠江構築防線,而且人民軍還有一支內河艦隊支援,因此也完全足以抵擋日軍的反撲,如果日軍真的要介入遼東戰場的話。當然第5軍的任務不僅僅是守住鴨綠江防線,同時還兼管旅順、金州等地區。不過現在日本海軍己遭重創,俄國海軍則是徹底覆滅,旅順等地區麵臨的威脅並不大,到也不用駐守太多兵力,隻要有一個師能夠維持這一地區的安定也就夠了。

另外就是炮彈的問題。其實現在華東政府的炮彈庫存數量也不太多,隻有10萬餘發,畢竟華東政府的發展時間太短,工業基礎薄弱,規模也不足,武器彈藥的產能有限,現在支撐戰爭的武器彈藥都是這幾年時間積攢下來時。在開戰之前,經過了兩年多的積累,才攢了30餘萬發炮彈,在前期投入戰場己超過20萬發,而現在華東政府的炮彈產能為每個月大約能生產各種炮彈3.5萬發左右,而在短期也不能讓產能得到大量提高,這也是人民軍必須停戰2、3個月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前線的供應還是需要滿足的,軍委決定先運5萬發炮彈到遼東,至少保證能夠打一仗,而以後的戰鬥,也隻慢慢想辦法吧。

不過在彈藥供應方麵,日俄兩軍其實也不比人民軍強,雖然日俄兩國的工業規模、產能都遠勝過華東政府,但日本受製於沒有製海權,雖然空有彈藥卻運不上來也是沒用;而俄國的工業全都集中在歐洲地區,離遠東的距離有8、9千公裏,現在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沒有完工,再加上俄國低下的效率,因此俄軍也麵臨著彈藥供應不足的困境。這麼看彈藥供應不足,其實對人民軍造成的影響並不是致命的。

現在第5軍還有2個師留守青島,當然都要調到遼東來聚集執行任務,而青島的守備任務則改由第1軍負責。

第1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將撤回青島,將來襲取海參崴,就是由這兩支軍隊負責。由其是海軍陸戰隊,回歸之後將擴編成2個師、3個團,共計兵力將達到4萬左右,因此羅嶽也不必再掛著司令的名議,實際卻是隻幹一個師長的工作。

襲取海參崮行動,初步是定在兩個月以後也就是在8月底9月初進行,一是要融出一定的時間來生產積累彈藥,二是這個行動的組織工作也需要時間來完成。

由於襲取海參崴作戰的重要性加大,以前隻是海軍陸戰隊獨力完成,而且攻下了海參崴之後,也不會再擴大戰爭規模,但現在參戰的兵力,戰爭的規模均大幅增加,因此所需要的船隻,後勤保障,輔助人員以及後續的物資供應,都需要進行詳細的計算,安排,準備。也包括進攻海參崴之後的作戰計劃,也要重新製定,這些工作自然都需大量的時間。

得知人民軍並沒有進攻沈陽的打算,而是在挖戰壕、修堡壘,一付堅壁清野,打算長期防守的樣子,林涅維奇也鬆了一口氣,因為現在他手下的可用兵力隻有15萬左右,而且建製不全,大部份部隊的減員都超過3成,有的部隊甚致達到5成,如果人民軍發動進攻,林涅維奇的心裏確實是一點底都沒櫻當然林涅維奇不可能知道,現在人民軍其實也己是強弩之末了。

雖然能夠緩過這一口氣來,但林涅維奇可不敢大意,畢競人民軍近在咫尺,隨時都可能進攻沈陽,於是林涅維奇一麵對軍隊進行重新整編,該合並的合並,該取消的取消,一麵又向哈爾濱下令,命他們必須在3內送3個師到沈陽來增援,否則就以軍法從事。然後又下令在沈陽城外修建陣地工事,俄軍的人數不夠,就強令城中的居民出城幹活。

就這樣人民軍和俄軍在遼陽至沈陽地區,正式進入到對持狀態,而戰爭也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