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2 / 2)

不過就在當夜間10點左右,林涅維奇收到報告,人民軍攻占了台子溝、炮山,截斷鄰1集團軍的退路。林涅維奇的兩眼一黑,知道這下全完了。

原來在俄軍進攻人民軍陣地的第1,東北戰區司令*和第二軍司令邱亞輝就協商好了對俄作戰的計劃。

由於這時人民軍在鴨綠江邊圍殲日軍的作戰計劃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勝利已是不可動搖,區別是大贏贏而已,而隻要遼陽的人民軍再堅守2、3,從第1的戰鬥情況來看,完成這個任務的難度並不大,而等到參加鴨綠江之戰的部隊回援,就可以對俄軍進行反擊了。

不過*和邱亞輝可並不滿足於隻擊退俄軍,而是希望給俄軍一個深刻的教訓。當然要一口吃下這近30萬俄軍也是不可能,畢竟人民軍可沒有這麼大的胃口,因此兩人製定的目標是至少要殲滅10萬俄軍,給俄軍一個沉重的打擊。

於是兩人才製定了這樣一個故意示弱,誘敵深入,然後再對俄軍進行分割包圍的戰術。而之所以選擇在右翼陣地施行這一戰術,一來是這一則的騰挪空間較大,人民軍有足夠的施展空間;二來是這則離回援的部隊較近,有利於回援的部隊直接進入陣地戰位。因此在俄軍進攻的第3、4裏,人民軍有意降低火力,讓俄軍覺得人民軍的彈藥不繼,並且在自己的右翼則故作不敵之態,放棄陣地,向後撤退。誘引俄軍的左翼軍隊前突,同時也給參加鴨綠江之戰的部隊回援,爭取了時間。

到戰爭進行鄰4時,人民軍的第3、4、5軍均已回援到位,加上原有的右翼守軍,共計集中了15萬兵力,準備用於分割、圍殲俄軍的左翼軍隊。同時邱亞輝也將剩下兩個師的預備隊全部投入中路陣地,加強中路的兵力。因為一但人民軍對俄軍的左翼軍隊形成分割包圍,俄軍是肯定會從中路出兵增援解困,而人民軍的中路部隊的任務就是牽製俄軍,不讓俄軍有餘力去解救左翼軍隊。

第5的戰鬥,人民軍的右翼部隊再次放棄陣地,向後撤退。俄軍不知是計,仍然步步進逼,到了下午4點的時候,俄軍的大部份己到達葉河溝村,而先頭部隊更是進駐到了東裏溝,離人民軍的陣地不到2公裏,不僅己完全與其他的俄軍脫節,進入了人民軍的包圍圈內,而且整個側翼也完全暴露在人民軍的麵前。

下午6點的時候,通訊兵趕到鄰1集團軍的軍部,將林涅維奇的命令交給代理司令施塔格裏堡中將。

不過看完了林涅維奇的命令,施塔格裏堡中將的心裏卻頗有些不以為然,這幾時間裏,第1集團軍一路高歌猛進,一掃對日作戰的頹勢,因此施塔格裏堡現在也是躊躇滿誌,準備一直打到遼陽去建立功勳,在這個時候,讓他停止進攻,甚致是撤軍,施塔格裏堡自然是不願。在他看來這個時侯撤退,自己先前取得的勝利也就都白費了,而應該讓負責中路進攻的第4集團軍加強進攻,或者是出兵保護自己的側翼,那有讓自己撤湍道理。

同時施塔格裏堡也對第4集團軍十分不滿,這個集團軍裏由俄國的西線駐軍組成,來到遠東之後就一直氣高趾揚,看不起遠東原來的部隊,由其司令薩姆索洛夫,平時在言語之間對遠東的軍官十分輕視,大有自己一來就可以扭轉戰局,而現在自己這邊打得人民軍落荒敗逃,而薩姆索洛夫卻連人民軍的陣地都突破不了呢,還拖自己的後腳。

於是施塔格裏堡招集第1集團軍的參謀和軍官協商,眾人也都一致認為這個時候不應該撤軍,而是要求第4集團軍加強進攻,配合第1集團軍作戰,不過眾人也同意現在第1集團軍確實走得太遠了,在第4集團軍尚未出兵配合作戰的情況,派出一部份軍隊,保護自已的側翼,也是有必要的。

施塔格裏堡也覺得有道理,於是下令西伯利亞第2軍第5師,趕到朱家店去駐守,保護俄軍的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