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2 / 2)

而在當前的局勢下,俄國幾乎不可能在遠東地區戰勝華東**,即使是再從歐洲部份調遣軍隊去增援遠東也沒有用,因為俄國的主體距離遠東太遠,隻有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能夠聯通,而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輸能力也有限,再加上俄國遭糕的組織能力,最終隻能打成添油戰術,因此法國**才決定幹涉俄國與華東**的戰爭,要求俄國與華東**舉行談牛

現在俄國的經濟還能夠正常運行,全靠法國輸血,而且在雙方結媚這幾年時間裏,法國憑借其強大的金融實力,已滲透到俄國經濟的各層麵,可以一但俄國與法國鬧翻,法國從俄國撤資,那麼俄國的整個社會經濟都將崩潰,這也是俄國的大臣們反對《比約克條約》的重要原因。

現在法國發了話,俄國也不能輕視,反對談判的聲音也都暫時偃旗息鼓,尼古拉二世終於下定了決心,和華東**談判,同時又請德國出麵調停。

其實這也是尼古拉二世反將了法國一軍,因為現在俄國全靠法國輸血才能維持,因此不得不屈從於法國的壓力,但俄國人心裏卻是相當得不爽。從俄國人心裏來,看得起的國家隻有英國、德國。而對法國,俄國還真沒看上眼過,當初拿破侖打遍歐洲無敵手,該是牛到頂了,結果怎麼樣,還是在莫斯科城下折戟沉沙。更不要法國還被普魯士打得皇帝被俘、首都被占,而俄國啥時候丟過這樣的人。

而現在法國不就是仗著有幾個臭錢,居然逼得俄國向華東**談判告和,尼古拉二世心裏當然是不爽,雖然現在形式比人強,俄國不得不妥協,但尼古拉二世還是想給法國上點眼藥,請求德國出麵調停,就是讓法國知道,俄國並非是隻有法國這一個盟友,想拉隴俄國的國家多去了。

雖然俄國拒絕了《比約克條約》,但也並沒有徹底和德國翻臉,因為德國也不想履卸比約克條約》,雙方等於是心照不宣的不提了。不過俄國雖然和法國結盟,但一直都和德國保持著一定程度的良好關係,除了兩國皇帝是表兄弟之外,而且兩國也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兩國的矛盾主要是在奧匈帝國身上,是在奧匈帝國與俄國之間,有根本的矛盾衝突,而德國偏向支持奧匈帝國,因此俄國才選擇與法國結盟。

但俄國也並不想徹底和德國破裂,實際在俄國國內,主張俄國重新回到三皇同盟框架下的聲音也不少,另外在這幾年時間裏,俄國都側重於遠東方向,為了保持自己的後方穩定,也必須要保持和德國良好的關係。而德國一直都沒有放棄拉隴俄國的努力,因此對俄國的示好,也都進行善意回應。

而法國對此雖然也有些不滿,但也沒有辦法,畢竟俄國確實是打算和華東**談判了,而法國也不可能擔任調停人,好在是法國也明白,這個調停人實際就是個聯絡饒角色,負責給雙方牽個線搭個橋,然後就沒有什麼用了,而且法國在俄國經營了多年,深深滲透到俄國的社會經濟中,並且也扶植了一批親法人員,德國想靠這個調解饒身份拆散法俄同盟,可沒有那麼容易。

另外,這次俄國在遠東遭到慘敗,在遠東的擴張也基本告一段落,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俄國必然會將目標重新投放到到歐洲方向來,這樣俄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必將激化,而德國就必須在俄國和奧匈帝國之間做出選擇,再想和俄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不可能的。

同時經過了摩納哥危機和遠東戰爭,法國和英國的關係有了實質性的突破,下一步就是進行結媚談判了,到時候是英法兩國聯手拉隴俄國,也不怕俄國不會上勾。那麼現在俄國認德國出麵調停,法國也就認了,畢竟先把戰爭停止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