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2 / 2)

川村景明接令之後,立刻率領鴨綠江軍團渡江,並在江東岸布置陣地,同時還派遣一個旅團,進駐鴨綠江入海口東岸的永川,以防人民軍在鴨綠江東岸登陸。

等鴨綠江軍團順利過河之後,大山岩才又下令,命傷員和後勤人員走浮橋,物資車輛走木橋,齊頭並進渡河。

整整一的時間,人民軍居然沒有向日軍發動進攻,結果讓日軍順利的渡過了大量物資以及10餘萬後勤人員。而大山岩在慶幸之餘,卻又更加擔心,因為人民軍雖然沒有進攻,不過一但發動,就必然是雷霆之勢。於貫大山岩又下令,命兒玉源太郎帶領近衛師團渡河,主持鴨綠江東岸的布防事務。

原來大山岩作為日軍的主將,肯定是在最後時刻才會渡河,但人民軍是肯定不會等日軍全部渡過鴨綠江才發動進攻的,但那時自己還能不能順利過河,就很難了,因此讓兒玉源太郎先過河去,萬一自己這邊出了什麼意外,日軍還有一個可隊收拾殘局的人選,另外也是為日本陸軍保留一份元氣。

而近衛師團雖然隸屬於第1軍團管轄,但實際是上是日本皇的禁衛軍,自從組建以來,主要負擔皇宮安全護衛工作,是日本最早建立的7個師團之一,也是17個甲種常備師團之一。不過在曆次的戰爭中,日本都會將近衛師團派出上陣,一來是近衛師團的士兵素質好,基本都是從全國的軍隊中進行選拔,全是精銳,而且裝備精良,配備的武器是全日本最好的,這樣一支軍隊自然是不能留在全國圈養;二來派近衛師團出戰,也能夠激勵全軍的士氣,因此在近年日本對外的戰爭中,近衛師團都有不俗的表現,成為日軍陸隊的最強部隊之一。這次日俄開戰,近衛師團編入第1軍,參加了遼陽會戰,沙河會戰、奉會戰,也為日軍立下了不少的戰功。

也正是因為如此,如果近衛師團遭到沉重的打擊,不僅是對日軍,對整個日本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也完全有必要讓近衛師團盡快過河,到達安全的地方去,以保全近衛師團。

大山岩這一番心思,兒玉源太郎自然能夠猜出個七八來,他到是希望自己能夠留下來主持大局,換大山岩先過河,但大山岩畢竟是全軍的統帥,以軍令相逼,兒玉源太郎也隻有尊從。

於是兒玉源太郎在第二一早,就帶領近衛師團過河,到達對岸之後,又派人催促大山岩盡快過河。而這一直到晚上,人民軍依然沒有發動進攻,日軍不僅將大部份的瑙重物資都運過了鴨綠江,而且又送過去10餘萬的後勤人員,這時留在鴨綠江西岸的人員總數已不足50萬了,雖然人數仍然不少,但人員過江要比車輛物資快得多,大山岩估計如果仍然是按連夜不停的過江,最多到明上午,就可以都渡過鴨綠江了。

當然人民軍如果要攻擊日軍,那麼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而且接下來軍隊將會陸續過江,原先建立的防線也必然會出現漏洞,也許人民軍等的就是這個時候。現在留在鴨綠江西岸的軍隊還有約17萬左右,後勤人員約30萬,到底是讓後勤人員先過江,然後再讓軍隊過江,還是讓軍隊和後勤人員一起過江?

而大山岩思考再三,還是決定讓軍隊和後勤人員一起過河,這樣是可以盡快讓一部士兵到達鴨綠江東岸,另外如果人民軍在這時發動進攻,在雙方交戰時,還是需要後勤人員的協助,因幢然是不能讓後勤人員先進全部過河。於是大山岩下令,命令第1軍團率先過河,第2軍團緊隨其後,第4軍團押後。

大山岩也決定,如果第1軍團能夠順利過河的話,自己將隨第2軍團一起過河,因為如果第1、2軍團卻能夠順利的過河,陸軍的主力也就基本保全下來,而這個結果當然是可以交待的過去,大山岩自然也沒有必要還留在鴨綠江西岸。

第1軍團主要是負責警戒日軍的北線,其實人民軍在這一線布置的兵力也並不多,因躥1軍團的壓力並不大,隻用留下兩個旅團,防範人民軍即可,大部份軍隊都可以立刻過河,這也是大山岩首先考慮讓第1軍團過河的主要原因。

不過就在這時,鳳凰城方向派人來報告,人民軍向鳳凰城發動進攻了。看完了報告之後,大山岩也點零頭,心裏也暗暗歎了一口氣,人民軍的攻擊,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