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新聞發布(一)(2 / 2)

而發布這個消息的地點,經工作組的討論之後,決定設在上海新區,一來是上海是這個時代中國最開放的地區,不僅各國都在這裏設置了領事館,而且外國在中國開辦的報紙也幾乎都將總部設在上海,另外上海也是中國報紙最多的地區,因此在上海發布這個消息,能夠更快的傳播於世,並造成國際轟動,也能夠達到華東政府的目地;二來是上海新區經過了恐怖襲擊之後,雖然己經恢複了正常的秩序,但恐怖襲擊對上海新區的經濟活動造成的影響則還沒有完全消除, 而華東政府需要的是一個完全恢複經濟活力的上海新區,這就需要在上海新區再製造一個轟動事件來吸引眼球,帶動上海新區的經濟活動恢複。當然沒有比發布日軍在遼東地區的反人類暴行更好的事件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要開始全麵宣傳華東政府參戰,並且製造全國支持華東政府參戰行為的大勢,將華東政府的影響力向全國進行擴展,同時還有籌集戰爭費用的目地。

現在人民軍參戰己有20餘,不過對戰爭的全麵宣傳隻限於華東政府控製的範圍內,而對其他地區,主要是以報紙的形式進行宣傳,這主要是由於人民軍剛剛參戰,也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戰功,畢竟需要別饒支持,總要幹出點成績來。但現在卻到時候了,人民軍不僅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並攻克了旅順和遼陽,這些勝利當然是完全足夠了,再加上日軍的暴行,完全可以激起全國上下的同仇敵愾之氣。

上海新區的新任行政長李鬆晨收到了青島方麵的指令以後,也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其實他現在也在為恢複上海新區的經濟活動頭疼,因為恢複秩序容易,但要恢複經濟活動,則需要時間,畢競上一次恐怖襲擊雖然沒有讓上海新區元氣大傷,但人員財產損失也不少,而且上海新區離華東政府的實控區太遠,控製能力有限這也讓人懷疑華東政府是否有能力保護好上海新區,由其是恐怖襲擊的背後有肅親王的影子,就成清廷和華東政府之間的爭鬥,這也讓不少商人需要三思而後校

而在上海新區公布日軍暴行,由其是大力的宣傳華東政府參戰,確實有利於上海新區的恢複。因此李鬆晨也立刻著手安排,招開新聞發布會,並且廣泛的邀請上海各屆各階層人員,以及中外各報社記者,足足邀請了300餘人,其中外國人有60餘人,除了30餘名記者之後,還有商人,外交人員,租界官員,宗教人士等等。

雖然上海新區遭到恐怖襲擊,但畢競底氣尚在,而且華東政府參戰以後,不僅有很多人密切關注,同時人民軍連連在戰場上獲勝,也提升了華東政府的聲望,收到邀請的人絕大多數都應約出席,許多人都希望能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戰爭的最新動向。

李鬆晨首先公布人民軍己收複遼陽的勝利,然後播放了影片。而影片造成的效果正如華東政府的預料一樣,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了極大的震驚,畢競日軍的行徑確實太低劣了,盡管這個時代的國際關係本質依然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但卻是罩上一層文明的外衣,吃像不能做得太難看,惡劣的手段也不是不能用,但隻能在台下用,不能見光;而且和中世紀相比,人類社會的道德水平確實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少有了一些底線,打仗歸打仗,但屠殺俘虜、屠殺平民這樣的事情,確實是不能被國際社會接受的。

從某種意義上,用平民當人肉盾牌的性質,要比屠殺平民更為惡劣,因為這個口子一但打開了,那麼以後打仗誰都可以這麼玩,恐怕是沒有那個國家受得聊。

另外影片的視聽效果也起到了不少的加成作用,因為影片的剪輯中遠景、近景,特寫,甚致是慢鏡交替使用,配的音樂也突出悲痛、憤怒效果,解音也或是慷慨激昂,或是泣聲,雖然以舊時空的專業眼光來看,有些用力過猛,刻意做作,有些補拍的鏡頭還有些表演的痕跡,但在這個電影還是原始階段的時代,卻是需要有些過的表演才能打動人心,因此也頗有視覺、聽覺的衝擊力,讓人有如臨現場的感覺。而且還配了英文字幕,讓外國人可以十分清楚的了解影片內容。

看到了眾饒反應,李鬆晨也十分滿意,道:“好了,影片也看完了,我要的也過了,下麵是提問時間,各位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