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2 / 2)

時間不長,第波進攻的人民軍戰士一部份攻入遼陽城裏,一部分登上了遼陽城的城牆,而後續進攻的部隊也都陸續的通過了護城河,向遼陽城裏衝去。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第2軍進攻遼陽城的同時,另兩路的人民軍也都各有斬獲。

第4軍負責攻占韓家台村陣地,然後進攻遼陽東北的張台子,這樣可以切斷遼陽和沈陽之間的聯係,使遼陽得不到任何的支援。

不過韓家台村陣地實際是一個橫跨太子河兩岸的陣地,當然是以太子河南岸的陣地為主,北岸的陣地隻是一部份,隻有兩個大隊和一個炮兵中隊,主要任務是保護南岸陣地的側翼,以防敵軍偷渡太子河,攻擊陣地的側方,臨河、湖之類地形的陣地大多都是這樣的布置。並且兩個陣地之間架設了一座浮橋相通。

人民軍的炮擊當然是打擊南岸陣地,而有一部份日軍撤離到了北岸陣地,並且將浮橋炸毀。人民軍雖然十分輕鬆的占領了韓家台村南岸陣地,但要攻擊張台子,就必須渡過太子河,並占領韓家台村北岸的陣地才校

太子河是因戰國時期策劃並指使荊柯刺秦王的燕太子丹而得名的,在遼東地區算是一條較大的河流,水麵寬度在200米左右,要想渡過太子河,就必須架橋,而且還不能是簡易的浮橋,因為火炮等重武器要通過。

日軍占領遼陽期間,曾在太子河上輔設了幾座橋梁,用來運送物資,但人民軍突破遼河之後,日軍將太子河上的橋梁大多都炸毀,隻留下少量必要的橋梁,但都離韓家台村太遠,因此繞道走並不劃算,必須要在河上架橋通過。而在人民軍攻占韓家台村南岸陣地之前,己在太子河上遊搭設了一座簡易浮橋,並派11師渡過太子河北岸,當然沒帶火炮,隻有隨軍的迫擊炮。

不過人民軍占領韓家台村南岸陣地後,可以在陣地上架起火炮,轟擊北岸陣地,很快就給北岸陣地造成了重大的打擊,而隨後11師也趕到了戰場,向北岸陣地發動進攻,在清晨8點左右,攻占了北岸陣地。

隨後第4軍的工程兵部隊帶著各種工具材料趕到,開始在太子河上架設橋梁。

由於遼東地區的河流眾多,而且都不是什麼大河,寬度基本在300米以內,少有寬度超過500米的河流,而考慮到在人民軍參戰以後,日俄雙方都很有可能破壞橋梁,以延緩人民軍的進攻,因此人民軍必須找到一種可以在短時間內架設橋的方法,而且至少要能移通過155毫米火炮。

而現在的技術水平決定了這種橋隻能是木製結構,雖然穿越者中的建築工程師不少,但精通土木結構的工程師卻並不多,因此負責軍事工程的部門還專門去找詹佑幫忙,而最終在詹佑的幫助下,設計出一種拚裝式的木橋,所有的配件都先在工廠裏加工完成,並且在關建結構部位使用鋼材,以加強橋的堅固和承載力,在河流現場直接拚裝,而且可長可短,理論上可以架設長度在1000米以內的橋梁,而時間在8-24時不等,相當的便捷。

200米的橋梁當然是屬於較短的,但要架設完成,也需要8個時左右的時間,因此這時第4軍也隻能耐心的等候。

而負責攻占佟莊子陣地的第3軍到是沒有遇到地形的障礙,因此占領了佟莊子陣地之後,第3軍稍侍休整,就立刻向首山陣地發動了進攻。

首山位於遼陽的西南方,是從鞍山到達遼陽的必經之路,日俄在遼陽交戰時,這裏就是一個重要的戰場,因此俄國在首山修建了大量的堡壘工事,雖然在戰鬥中,這些堡壘大多數被日軍的重炮摧毀,但還是有一些堡壘保留了下來,畢競俄軍在遼陽其實並不是被日軍擊敗的,而是被日軍不畏生死的“板哉衝鋒”嚇得放棄了遼陽,結果就是將一些堡壘也都基本完好無損的移交給了日軍。

現在要應付人民軍的進攻,日軍自然是要充份利用這些堡壘工事,不僅僅是完好的堡壘,就是被日軍摧毀的堡壘剩下的殘牆斷壁也都可以當作很好的掩體,因此日軍在首山的陣地工事是遼陽外圍的五個陣地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