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其是在日本陸軍,盡管己經全盤接受了近代陸軍的編製、運作、訓練,但仍然帶有十分濃厚的封建殘餘,中高層的軍官幾乎都被藩閥、世族出身的子弟所把持,平民百姓在和平時代想要出頭確實是困難重重,自己能夠晉升到上校,一來是確實有能力,收集到的情報以及對未來的判斷都十分精準,晉級也是名正言順二來校級軍官隻能算中層,陸軍高層對於少數有能力平民也能開一麵,但要想再進一步,升到將級就是舉步維艱了,而且就是自己升到中校,就己經遭到了不少藩閥世族出身軍官的排擠,這時被調回國內,實際就是被閑置起來,如果不是因為陸軍需要樹立一個抗擊海外華饒典範,是決不可能晉升上校的。
當然晉升到上校對宮本直拓最大的價值也不過是薪俸高了一級,其他基本沒有什麼變化,自己照樣是被閑置,伊藤博文自己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晉升將級,其實已是樂觀了,宮本直拓認為自己很有可能會一直被閑置,到退伍之前才能得以最後一次晉升,除非是自己投身入作戰部隊,在戰場上建立戰功。
但宮本直拓知道,在這個時代的日本,要靠軍功晉升是相當困難的,因為華東n的出現,日本想像另一個時空那樣,在襲擊珍珠港之前,軍事行動一直順風順水的局麵,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投身戰鬥部隊,不僅晉升困難,而且還有極大的危險。
這時伊藤博文又道:“我希望你能加入政友會,我可以保證,隻要你加入政友會,我可以任命你為幹事,10年之內,不敢問鼎首相,但入閣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宮本直拓聽了,心裏也不由大動,政友會全稱立nn友會,是在1900年由伊藤博文創立的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團體。也是後世日本的前身,雖然右舊時空裏政友會隻存在了40年,但在這40年時間是,一直都是日本政壇舉足輕重的力量,先後組閣7次,積累執政達22年。
政友會設總裁1名、總務委員若幹名、幹事長1名和幹事若幹名,實行總裁,其他職務人選和人數均由總裁決定,,現任總裁自然是伊藤博文,因此如果自己加入政友會,就可以獲得幹事職位,也算是中層人員了,雖然政友會裏也會有一定的論資排輩現像,但和陸軍相比,肯定是要弱得多,因此如果自己加入政友會,無疑將獲得大量的政治資源,以自己的才能,又有伊藤博文的支持,10年之內入閣,是完全有可能的。畢競來到這個時代6年,宮本直拓也深感沒有靠山的痛苦。
不過宮本直拓也有自己的顧忌,一是他知道在舊時空裏,伊藤博文於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被朝鮮人安重根刺殺而身亡,離現在隻有4年多的時間,雖然曆史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伊藤博文是否能夠逃過這一劫,宮本直拓心裏也沒有底,如果伊藤博文逃不過這一難,那麼他對自己的幫助也就極為有限了二是宮本直拓也清楚,一直到二戰結束之前,日本的權力始終都被軍方把持,既使政友會執政的時間長,但和軍方相比,也始終處於弱勢的地位,政友會共有兩任首相都是被軍方的激進份子刺殺,因此在政友會裏混,也未必就是安全的。
伊藤博文又道:“我廷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日本推行nn製度,以文治國,正希望有你這樣的人來幫助我。”
宮本直拓的心裏不禁又動了一動,他是來自現代社會的人,當然讚同伊藤博文的這種政治理念,在後世日本在反思曆史時,有一派學者的觀點就認為,如果伊藤博文在1909年不死,而是繼續推行他的nn製度,以文治國理念,日本的曆史也許就會改寫了。因為伊藤博文是這個時代唯一能夠和軍方相抗衡的文職官員,他死之後,盡管政友會還存在了30餘年,並出了5任首相,但始終無法在日本推行nn,和軍方博奕的過程中,也始終都處於劣勢地位,最終還是無力控製軍方的暴走。
當然就算伊藤博文活著,日本也不會改變侵略他國的行徑,就是伊藤博文本人,也主張日本對外擴張的,但如果伊藤博文的nn製度,以文治國理念能在日本得以貫徹的話,確實有可能控製住軍方的獨走,讓日本進行一種有理智的擴張,而不至於走向瘋狂。
宮本直拓又沉思了一會兒,才道:“伊藤先生,容我考慮一下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