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啟(三)(2 / 2)

現在的情況就是,不管敵人是強是弱,人民軍都是不能撤湍,因此李立新才果斷下令,命1團牽製敵軍,2團、3團立刻就布置陣地。

作戰命令下達之後,1團團長班建威立刻將自己團屬的三個戰鬥營分為三路,向日軍發動進攻,同時團屬的迫擊炮部隊也就地支起炮架,以最快的『射』速向日軍轟擊,打不打得準不算,但先要把這個聲勢造起來再。由於這時雙方的距離很近,日軍的大部都在迫擊炮的『射』程之內,因此人民軍一陣猛烈的炮擊,頓時將日軍給打懵了。

其實這個時候日軍同樣也是兩眼一抹黑,即不知道對方的兵力,也不知道對方的實力,盡管有戰鬥的勇氣,但遭到對方劈頭蓋臉的一陣炮擊之後,師團長大島久直中將也不禁有些震驚,因為日軍為了輕裝趕路,根本沒有帶火炮,而對方不僅有火炮,數量看樣子還不少,這一仗可就有些麻煩了,沒有炮兵的軍隊和有炮兵的軍隊交戰,雖然不能是完全輸定了,但贏麵確實不大。

而就在這時,人民軍的進攻己經衝上來了,日軍本來也是倉促應戰,而且由於剛才人民軍的一陣猛烈炮擊,其實對日軍造成的傷亡並不大,但給日軍心裏上造成了不的壓力,盡管師團長大島久直中將身經百戰,日軍的士兵也是久經戰場的,但恰恰就是老兵才知道炮兵的可怕,何況現在日軍也不敢再輕視人民軍的戰鬥力了,因此大島久直也不得不采取穩妥的戰術,下令軍隊暫時後撤,重新整頓隊伍,並且查清了人民軍的實力以後再作打算,萬一人民軍的實力遠在自已之上呢?那麼還是等第4軍團的大部隊上來了再。

日軍畢竟是訓練有素,雖然是在撤退中,但仍然是秩序井然,互相掩護配今,退而不『亂』,因此並沒有給人民軍太多的機會,當然人民軍的進攻本來就是虛張聲勢,目地隻是牽製日軍,自然也不會冒然追擊,正好可以利用時間在布置自己的陣地。隻用守住交通要路,不讓日軍通過去增援鳳凰城就可以了。

這時2團、3團約已經確定好了自己的陣地位置,這兩個團基本是麵向日軍,左右布置,相距大約35公裏,2團占據了三個高地,而3團隻占據兩個高地,但左側是一條河。

而李立新觀察了戰場情況之後,下令1團後撤45公裏,再布置陣地,3個團將布置成一個倒三角形的陣式。這樣的布置,主要是由於人民軍對這一帶的地理情況並不熟悉,隻能采用最穩妥的戰術,三角形是最穩固的結構,可以互相保護側翼及背後,以防敵人迂回,又可以互為倚勢,遙相呼應,正麵防守時,還可以確保防線明縱深而缺點是正麵防守的寬度不足。一個師的兵力如果全麵展開,是可以防守1015公裏的區域,甚致可以達到20公裏,但現在人民軍正麵防線的寬度連10公裏都沒櫻不過隻要能夠擋住日軍的路線也就足夠了,日軍要想去鳳凰城,就必要突破人民軍的防守,要繞道走是繞不過去的。

而日軍後撤了大約2公裏的距離,也迅速的調振好了隊伍,並且也布置好了自己的陣地。日軍的陣地是呈正梯形布置,正麵橫列,兩翼呈梯形後掠,這是因為日軍己占領這一帶的地形1年多的時間了,不僅十分熟悉地形,而且還繪製有詳細的地圖,隻用監控住幾條要道,就不用擔心人民軍采用迂回攻擊戰術了。同時師團長大島久直又派出了大量的偵察兵,偵察人民軍的情況。

1時之後,日軍也大體弄清了人民軍的情況、布置。確定人民軍的數量在之間,應該是一個師級規模的部隊,和日軍大體相當,防線呈三角形布置,不過並未發現這支軍隊配備有大量的火炮,主要原因是沒有發現大量驢馬的痕跡。

聽完了偵察兵的報告之後,大島久直的心裏也有了一點底,看來自己在兵力上還是占一點優勢的。但炮兵是怎麼一回事,大島久直就有些犯糊塗了,因為從雙方初次交火來看,對方應該是攜帶有一定數量的火炮,而且決不會少於個位數,按大島久直的經殮估計,至少在30門左右,既使當時對方是集中了全部的火炮,但也是一個比較可觀的數字了,畢竟日軍確實是連一門火炮都沒櫻

但如果敵軍真是30門火炮,那麼所需要的驢馬就不是一個數量,應在匹,這麼多的驢馬,是不可能不留下一些痕跡的,如蹄印,糞便,『尿』『液』等等這些,偵察兵也不可能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