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時遼陽自身的守備兵力都不夠,那還有兵力增援丹東地區呢?大山岩也隻好先用話穩住川村景明,希望能東挪西湊,至少要擠出一個師來增援丹東地區,大山岩當然知道丹東地區的重要性,一但丹東失守,那麼這幾十萬軍隊、後勤人員都會步乃木希典的後程,隻有為皇國盡忠一途了。
但就在昨,川村景明又發來了求援電報,稱己發現人民軍在向丹東地區移動,己經到達了大洋河,這裏距離丹東地區的距離在50公裏左右,因此局勢己變得十分危急。幸好是這時日本國內決定放棄沈陽,大山岩才能騰出手來增援丹東地區。
不過盡管現在能派出增援兵力,但從遼陽到丹東地區,至少需要3、4的時間,再也不能拖下去了,因此大山岩也隻能冒險下令野津道貫在5月28日就出手,在5月30日必須要有1個師到達鳳凰城,然後又發電給川村景明,要求他一定要堅守住丹東地區。
而野津道貫帶領第4軍團一走,遼陽的守備兵力隻剩下4萬人,連基本的防線都不能維持,好在是就在5月27日晚上,第一批撤回遼陽的軍隊到達,是第7師團,而到了5月28日下午,又有一個師團和一個旅團到達遼陽,雖然不能完全補上撤離的軍隊,但至少能維持完整的防線,因此大山岩也鬆了一口氣,現在隻希望第4軍團能夠極時的趕到丹東。
5月27日下午,根據偵察機,以及偵察兵報告的日軍動向情況,東北戰區司令部判斷,日軍有可能放棄沈陽,而全力守衛遼陽。從邏輯上來判斷,日軍放棄沈陽,不僅可以集中兵力,守衛遼陽,而且將俄軍也拉到戰場上,讓俄軍失去置身事外的超然局麵,而形成一個三方角逐,互相牽製的局麵。如果能夠引發人民軍和俄軍為爭奪沈陽而發生戰爭,就再好也不過了,這樣力就輪到日軍坐山觀虎鬥了。
而東北戰區司令部的這個判斷也得到青島軍事組的認可,並且承認日軍的這個計劃十分高明,明現在的日本高層的頭腦還十分清醒,懂得取舍。不過華東政府對此也早有應對,己經和俄國達成各取所需的決議,也就是不想過早的和俄國撕破臉。因此人民軍在這個時候是不會去進攻沈陽的,當然便易了俄國。
雖然這樣一來,日軍加強了遼陽的兵力,不過一個防守體係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建立起來的,另外華東政府也還有調動日軍的戰術。
於是軍事組立刻向東北戰區司令部建議,在西線暫時不要采取軍事行動,首先由南線的部隊向丹東地區發動進攻,日軍的後路受到威脅,自然就不能無動於衷了,必須調動軍隊增援,而且增援的軍隊也絕不會少,這樣不僅能夠削弱遼陽的日軍兵力,同時還可以打擊日軍的士氣和信心,畢竟後路遭到襲擊,誰心裏都會發慌,然後人民軍再向遼陽發動進攻,自然就要容易得多了。
此前的戰鬥,都是青島軍事組直接給前線的部隊下令行動,由於現在東北戰區司令部己經成立,西線、南線均歸東北戰區司令部指揮,盡管青島軍事組的層級要高於東北戰區司令部,但從管理學角度出發,也是要尊重東北戰區司令部的權威,因此以後青島軍事組都不給第一線的軍隊下令,是直接麵對東北戰區司令部,傳達建議或命令,再由東北戰區司令部向其他各作戰部隊下達命令,這樣管理的責權分明,也有利於以後華東政府對這場戰爭的管理和控製。
而東北戰區司令部收到了青島軍事組的建議之後,也連夜進行了討論,最終認為青島軍事組的建議更合理,畢競現在日軍在丹東地區的守備十分薄弱,人民軍首先進攻丹東地區,確實可以起到調動日軍的作用,因此東北戰區司令部立刻向南線的指揮官羅嶽下令,命南線的人民軍立刻向丹東地區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