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2 / 2)

聽了皇帝的話以後,幾位軍機大臣遲疑了一下,張之洞才道:“回稟皇上,此時朝廷不可輕易表態。”

光緒道:“哦!為什麼?”

張之洞道:“日、俄兩國皆為當世強國,且日與英,俄與法皆有盟約,雖現在海外華人打了幾個勝仗,但雖終勝負實在難料,朝廷若是輕易表態,後果實難預料,稍有不慎更是滅頂之災,當初日俄交戰,朝廷恪守中立,現在亦不可有變。”

光緒遲疑了一下,才道:“但現在輿情沸揚,又如之奈何呢?”

張之洞道:“回稟皇上,輿情之事,興也忽焉、亡也忽焉,朝廷隻管不理便是了,過不了幾日,必將煙消雲散,太後、皇上不必費心。”

光緒又道:“英法日諸國那邊,又如何交待呢?”

張之洞道:“回稟皇上,這更好辦了,教總理府衙門和他們交涉就是了,隻管告訴諸國,海外華人參戰與朝廷無關,朝廷仍舊恪守中立不變,諸國自然也不會再有異議了。”

這時世續忽然道:“日本公使要求朝廷下旨責問海外華人,這又當如何回複呢?”

張之洞搖了搖頭,道:“萬萬不可,朝廷恪守中立,日俄固不可得罪,海外華人亦不可怠慢,日本公使仍是無理之求,當予拒絕。”

光緒沉默了一會兒,才轉頭對慈禧道:“太後的意思呢?”

慈禧的眼皮挑了一下,才道:“那就這麼著吧。”

光緒點零頭,道:“慶親王。”

慶親王趕忙道:“臣在。”

光緒道:“待會兒散了朝,你馬上去辦?” 因為慶親王兼著總理府衙門大臣,因此具體負責和各國交涉的事情自然是落到慶親王頭上。

慶親王道:“臣尊旨。”

光緒頓了一頓,又道:“那麼肅親王又應該怎麼處置呢?”

軍機大臣們頓時都不作聲了,畢竟這個話題太敏感了。過了好一會兒,慈禧才開口道:“怎麼?都不話了?那可不成,我和皇上還等著你們拿主意呢?張之洞,你該怎麼處置肅親王。”

被慈禧點了名,張之洞也不能不話了,道:“回稟太後,肅親王仍是宗室,當由宗人府發……”

他的話還沒有完,就被慈禧打斷道:“要是宗人府能解決,要問你們做什麼?肅親王的事可不是事,不是宗人府能解決的,所以才要你們拿個主意。世續,你呢?”

見慈禧最終還是放過了自己,張之洞也鬆了一口氣,其實慈禧點張之洞的名,不過是拋磚引玉,處置肅親王的事確實很敏感,而且是很得罪饒,慈禧並不想『逼』慶親王、張之洞這樣的老臣表態,畢競朝政還需要他們撐著,隻是用張之洞要引個頭,順便也搞打這個老滑頭一下,因此很快就從張之洞身上繞過去了。

世續道:“回稟太後,肅親王之舉也是為了朝廷著想,海外華人早己反叛朝廷,自立為王,如此『亂』臣賊子,人讓而誅之,肅親王隻是想煞一煞海外華饒氣勢,因此肅親王並無過失,還請朝廷從輕發落。”

慈禧不置可否,又道:“那桐,你呢?”

那桐道:“回稟太後,世續大人言之有理,還請朝廷對肅親王從輕發落。”

他們本來就是和肅親王是同夥,而且肅親王謀劃襲擊上海新區的事情也向兩人通過氣,兩人也都表示了支持,還各自支助了肅親王1萬兩白銀。因此這個時候自然要努力替肅親王分辯,減輕罪責。

慈禧沉『吟』了一會兒,才道:“袁世凱,你怎麼看呢?”

袁世凱欠了欠身,道:“回稟太後,臣以為對肅親王必須嚴懲不貸,以警效尤。”

世續立刻道:“袁大人,你這是何居心?莫非是要替海外華人出氣嗎?”

袁世凱嗬嗬笑道:“非也,臣豈是為海外華人出氣?而是不如此不足彰顯朝廷之威嚴。”

這時慈禧卻睜開眼睛,道:“袁世凱,你把話清楚,為什麼嚴懲肅親王,是彰顯朝廷之威嚴。”

袁世凱聽了,心裏也鬆了一口氣,慈禧的這一問,也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其實慈禧心裏也是想要嚴懲肅親王的,那麼自己當然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