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2 / 2)

而且以前華東『政府』一向都是對外強硬,這個時候自然是更不能慫了,因此也有必要對外有一個明確的法,還不能太軟弱了。

有人主張對日本提出抗議,也有人認為隻是抗議還不夠,應該對日本進行製栽,比如停止和日本進行經貿來往。雖然現在華東『政府』和日本鬧僵,也拒絕再以優惠價格和條件向日本提供物資,但如果日本以市場正常價格購買,而且拿真金白銀支付,華東『政府』也還是願意賣的。畢竟華東『政府』還沒有參戰,趁這個機會多賺點錢又何樂不為呢。

日本國內的物資缺乏,本來就要大量的對外采購,而華東『政府』離遼東半島的距離近,可以節約不少的人力物力,因此仍然還是從華東『政府』采購了不少的物資。而現在華東『政府』可以停止和日本的經貿來往做為對日本的製栽。

這時秦錚道:“我認為這些態度的份量都了夠,我的看法是以這次恐襲事件為契機,正式和日本徹底斷交,驅逐日本人員,凍結日本資產,停止所有交流來往。”

秦錚的建議也讓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因為誰都沒有想到,秦錚會提出一個這麼極賭建議,而且幾乎沒有一點緩和的餘地。

李三傑道:“這不就是等於對日本宣戰了嗎?”

秦錚點零頭,道:“我們本來就是馬上要參戰了,就是宣戰也沒有什麼,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徹底和日本撕破臉,這樣英、法等國也沒有話,當然我們也可以得委婉一點,比如是‘保留采取任何報複措施的權力’。”

葉岩福皺著眉道:“秦政委,這樣一來,會不會打草驚蛇呢?讓日本對我們有所防範,對我們參戰是不利的吧!”

秦錚道:“國家之間的博弈是沒有陰謀的,其實日本從一開始就一直在防範我們,無論我們做怎樣的反應,日本都不會放鬆對我們的警覺,而且這一次是日本主動來遭惹我們,恐怕也早就有這樣的思想準備了,因此根本不存在打草驚蛇的問題。”

而夏博海也接過話頭,道:“我同意老秦的意見,除了老秦所的理由之外,我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把‘56上海恐襲事件’弄成我們的‘珍珠港事件’,借機來激起民眾對日本的敵對情緒,對我們下一步正式參戰的全力支持。”

華東『政府』要參戰,當然是出於大戰略方麵的考慮,但這一次戰鬥的規模、範圍不同於華東『政府』以前參加的戰鬥,因此需要整個華東『政府』上下一心,團結一致,民眾對戰爭的支持是相當重要針。華東『政府』已從1904年下半年時就開始進行戰爭的宣傳動員工作,並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不過這些成效主要是建立在華東『政府』和穿越者的威信力的基礎上。簡單的就是由於民眾對華東『政府』相當信服,因此華東『政府什麼就是什麼,華東『政府要打日本,自然也就支持『政府』參戰,但對這次戰爭的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白的認識。

這樣的支持,對華東『政府』來自然,是遠遠不夠的,在戰爭順利是當然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如果戰爭不利,或戰場進入到僵持時,在短時間內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就難免有人會有各種想法。而在這方麵,日本就做得相當不錯,舊時空裏,日本取得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勝利,和國內民眾的全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當然這也不能怪華東『政府』治下的民眾, 雖然華東『政府』在這幾年裏,也有意加強了國家觀念、民族意識的宣傳與教育,不過華東『政府』畢竟也才成立4年多,要提升民眾的整體素質,不是短時間完成的。而且這次日俄戰爭,並非是在華東『政府』的領土上進行,因此在不少人看來,遼東又不是華東『政府』的領土,日俄兩國在遼東打仗,又沒來遭惹華東『政府』什麼事情,華東『政府』又為什麼要管這檔子閑事,就是要管也應該是清廷去管。

但上海新區遭到日本組織的恐怖襲擊的『性』質就完全不同了,因為上海新區是華東『政府』的領土,這回可是日本主動來遭惹華東『政府』,如果抓住這個契機進行高調的宣傳動員,激起民眾對日本的敵對情緒,和以前的宣傳效果將會是完全不一樣的。

聽了夏博海的補充之後,其他人也就沒有話,一來夏博海、秦錚的意見確實是有道理;二來一、二號人物都發話了,誰還那麼不知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