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這時,又下了一的雨,盡管湖北清軍的訓練較好,但在這個時候也有些抗不住了,士兵們不僅疲憊不堪,而且士氣也十分低落。
張彪和黎元洪見勢不好,趕忙協商對策,最終兩人認為從一開始的戰術就錯了,不該追著這股匪賊走,而是應直接進攻唐縣,這樣匪賊自然會趕來救援唐縣,而簇己經決不可久留,結果被匪賊牽著鼻子走,徒勞無功,現在湖北清軍需要找個地方休整,重整旗鼓。
而距離這裏最近的地方是新野縣,大約隻有100公裏左右路程,行軍快則2、慢則3就可以到達。進了新野縣後,全軍不僅可以得到休整,而且還可以以新野縣為據點,進攻唐縣,因為新野縣離唐縣隻有50公裏的路程,因此背倚新野縣進攻唐縣,是可進可退,可攻可守之局。
商議決定之後,兩人立刻指揮湖北清軍撥寨出發,向新野縣的方向撤退。而義勇軍三團跟蹤了一之後,基本確定了湖北清軍的目標就是新野縣,於是立刻向設在臨穎縣的指揮部報告。
收到三團的報告時,正是一團、二團準備合圍河南清軍的前夕,指揮部立該招開緊急軍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湖北淸軍的動向。眾人都一致認為,湖北清軍退入新野縣,是對自己十分不利的結果,雖然新野隻是一個縣城,但畢競是有成熟完整的城防體係,而且湖北清軍的實力基本沒有什麼損失,因此湖北清軍一但退入新野縣,義勇軍基本難以攻破。盡管義勇軍可以消滅河南清軍,但隻要湖北淸軍還在,就不能算是取得勝利,戰爭或許會向持久戰的模式發展。
於是指揮部連夜發電給三團,命令三團連夜出發,一定要趕到湖北清軍的前麵,攔住湖北淸軍至少三時間。
接到了指揮部的命令之後,三團的團長劉合成也不敢怠慢,立刻下令全軍連夜急行軍,一定更趕到湖北清軍的前麵去布置阻截陣地,攔住清軍進入新野縣。
這個時候,義勇軍平時訓練的效果終於顯現出來,雖然義勇軍的實戰經驗、軍事素質均和人民軍有相當的差距,但在基礎訓練上卻是毫不遜色了,結果在一夜之間,三團急行軍60餘公裏,到達新野縣東約15公裏的王莊鎮,這裏是新野縣東的門戶,不僅趕上了清軍,而且還容出半的準備時間來。因此三團迅速布置陣地,占據了幾個土坡高地,挖戰壕,修工事,準備戰鬥。
清軍是在下午到達王莊鎮的,而發現通向新野的道路被義勇軍擋住,張彪和黎元洪也都不禁大吃了一驚,這夥人莫非是飛過來的嗎?
其實到這個時候,張彪和黎元洪還是有別的選擇,就是不去新野縣,而改道向南,退出河南省,一直退回到襄陽府境內,這樣到是可以全身而退,基本保全這支軍隊,不過這樣一來,這次征剿行動也徹底失敗了,因為湖北清軍是這次征僥主力,一但湖北清軍退軍,征剿自然是失敗的,這樣的後果是張彪、黎元洪都承擔不起的。
而徒新野縣,還可以是暫時休整、伺機而動,畢竟新野縣離唐縣隻有50公裏,仍然是在前線,並不算是退軍。當然張彪和黎元洪現在都還不知道,河南清軍己經被義勇軍擊敗,連主將謝寶勝都自殺身亡了,如果兩人知道這個情況,會毫不猶豫的立刻撤回到湖北境內。
於是張彪和黎元洪決定,進攻義勇軍的陣地,打通去向新野的道路,當然今己經不早了,可以讓全軍休息一,同時也可以恢複體力,等明一早發動進攻。
其實這個時候,湖北清軍的兵力、彈藥均沒有多大的消耗損失,戰鬥力未減,而且在剛出兵時,士兵們的士氣也不錯,隻是義勇軍的襲擾戰術,讓湖北清軍有一種有力使不上的感覺,因此大多數士兵都覺得這仗打得十分憋倔,還有不少人認為義勇軍隻就仗著地形熟,跑得快而已,根本就不敢和自己正麵交戰。
而現在義勇軍主動在清軍的行軍路線上攔截,這次大約是不會再跑了,因此這一次到是可以和他們好好的較量一番,也讓這夥匪賊知道自己的厲害,結果清軍的士氣到是有一定的提升,這也讓張彪、黎元洪頗為欣慰,看來是軍心尚而可用,不是可堪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