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總督趙爾巽、河南巡撫張人駿當然知道這個情況,但兩人還是聯名向華東政府發來公文,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原來華東政府在去年實施的“分礦計劃”,給湖廣、河南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分礦計劃己經實施了1年多的時間,並且已取得了極大的進展,現在根據地的勢力範圍橫跨河南、湖北兩省,分布在歸徳府、陳州府、開封府、許州、南陽府、襄陽府、德安府等地,完全控製的地區接近3萬餘平方公裏,加上實際控製地區,則超過5萬餘平方公裏,治下的人口約300餘萬,並且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製度、財政稅務製度,正式定名為河湖根據地。
由於根據地也推行打擊地主惡霸、分配田地的政策,因此迅速得到簾地民眾的支持,現在己經組建武裝義勇軍的人數已經達8000餘人,編製成3個團,後勤、行政人員約2000餘人,另有地方民兵約3000餘人,而且有華東政府的全力支持,因此軍隊的裝配也不差,至少人手一支步槍是可以保證的。
而這樣大的動靜,當地的官府當然不可能不知道,不過根據地在早期主要是立足於農村,並沒有攻占縣城,那怕是有些縣城實際以被根據地包圍,但縣城裏的官府衙門等一係列官僚體係都仍然建在,公文來往也都完全正常,因此知縣也不敢輕易向州府裏通報匪情,畢竟隻要是縣城不失,城外鬧得再凶也不算什麼,誰會給自己找麻煩呢?
但官府不管,地方的豪強、鄉紳卻不能不管,因為根據地所到之處,沒收的是他們的土地、財產,剝奪的是他們的權力,因此有一部份地方豪強、鄉紳拚命在州府裏運動,甚致有人鬧到巡撫或總督府衙門,要求官府對根據地進行清剿。
這一來地方官府也有些沉不住氣了,河南巡撫和湖廣總督衙門雖然也沒有太當一回事,以為不過以前經常發生的百姓聚眾鬧事吃大戶,於是責令地方官員剿匪,於是南陽府、襄陽府、陳州府等地的地方官府先後都組織軍隊征剿,結果卻都被義勇軍打得大敗,而既然雙方撕開了臉,根據地也就不客氣了,而且現在的實力也足夠了,於界一連攻占了5、6個縣城。
這一下子河南巡撫張人俊和湖廣總督趙爾巽也都有些坐不住了,鬧不好這就是第二個太平國啊,不過在這個時候,兩人都還不準備上報朝廷,而是自己聯手在內部解決算了。於是兩人立刻著手組織征僥工作,當然首先要打聽這股匪徒的底細。
但這一打聽,卻把兩人都給嚇了一大跳,原來這夥子匪徒競然還和海外華人有關係。其實這也並不難打聽,因為推行土地改革,打擊地主豪強勢力的手法,雙方幾乎是如出一轍,而且義勇軍的組織模式也和人民軍完全是一個模子,另外義勇軍的裝配精良,武器優良,完全不是一般匪徒的樣子,因此如果還看不出兩者之間的關係,那可就是傻子了。
張人俊、趙爾巽都算是有些能力的大臣,都知道這個問題很棘手,而且在這個時候,更是不能向朝廷報告了,因為兩人都清楚,現在朝廷,由其是老佛爺根本不能聽到任何山東的消息。據宮裏唱戲都把和山東有關的戲劇,如秦瓊賣馬、武鬆打虎等,都給停了,因此在這個時候報給朝廷,這烏紗帽還想不想要了。
但也不能放任這夥匪徒不管,現在這股匪徒己經在河南、湖北有氣候了,誰知道他們還會做出什麼事來,因此想瞞是瞞不住所,到時候真要是鬧出大事來,朝廷是肯定會得知,而兩人也更是難得善終了。
這時張人俊、趙爾巽也都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於是兩人會麵協商之後認為,剿匪是勢在必行的,但在征剿之前,到是有必要試探一下海外華饒態度,如果海外華人要袒護這夥匪徒,那麼兩人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如實是上奏朝廷,由朝廷來解決,至於朝廷要怎樣處理兩人,也就隻能聽由命了。不過如果海外華人撇清了和這股匪徒的關係,那麼兩人就仍然實施征剿計劃,再兩饒職權範圍內來解決。
於是兩人聯名給山東巡撫衙門發了一份公文,稱河南、湖廣境內,有一群匪徒自稱海外華饒分枝,占縣攻城、擾亂地方,希望海外華人能夠確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