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博海又道:“如果按我們的計劃,全殲日俄艦隊,切斷了日軍的補濟,但如果日本和俄國的陸軍在這個時候聯手怎麼辦?日本可以從俄國獲得補濟,這個局麵考慮過沒有?”
肖建軍道:“這個局麵我們考慮過了,首先日俄聯手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雙方己經拚了好幾場,互相都死了十幾萬人,那裏是聯手就能聯手的,而且就是聯手也還需要兩國的政府溝通協商,但日俄開打之後,雙方的外交人員都己各自回國,就算要協商還需要通過第三國,等他們協商好了,日軍恐怕己經被我們擊敗了;其次是我們也不會坐視日俄聯手,可以在外交上多作努力,因為我們在遼東半島南部登陸,先對陣的是日軍,在外交方麵有很大的操作空間,隻要是能夠把俄國穩住一個月,就足夠我們徹底擊敗日軍了;最後當然也不排除日俄兩國在短期內就完成協商,然後聯手對付我們,但這也隻是給我們增加了一些難度,畢竟日俄軍隊的體係不同,日軍既使有俄國的補濟,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比如日軍步槍是用的6毫米口徑,俄軍步槍是7.62毫米口徑,根本就不能通用。所以我們並不擔心日俄聯手。”
秦錚又道:“在預案一中,我們的計劃是先擊敗日本聯合艦隊,但如果這個時候聯合艦隊並不出海和我們決戰,而是釆用避戰,但卻保持對我仙威攝的戰術怎麼辦?因為日本是個島國,而我們現在的實力,不可能封鎖得了日本全島,而沒有殲滅聯合艦隊,我們就無法取得製海權,完全切斷日本的補濟線,這種情況我們又該怎樣應對。”
肖建軍道:“如果日本聯合艦隊避戰,有兩種應對的計劃,一個是我們可以分兵兩路,一方麵集中主力軍艦,準備和日本聯合艦隊決戰;另一方麵組織防護巡洋艦,仍然封鎖對馬海峽,切斷日本的運輸線,在中國的日軍全靠海上運輸供應物資,因此日本隻能選擇和我們決戰。另一個方案則更極端一些,組織艦隊炮擊日本的沿海城市,島國有優勢也有弱點,四麵環海確實難以封鎖,但周邊全是漏洞,也難以防禦,因此不怕聯合艦隊不出戰。”
徐濟超道:“還有一點不知道軍委考慮過沒有,目前我們考慮的都是症日、俄三方,但如果第四方勢力介入進來怎麼辦,就好像是這次我們爪哇護僑,英國就介入了,隻是我們雙方都有顧忌,因此才算是和平收場,而荷蘭並不是英國的盟友,從某種程度上,雙方還有一些過節,而在這樣的關係下,英國還會出手幫助荷蘭,而日本和英國可是確確實實的同盟關係,俄國和法國也有同盟關係,我認為如果我們在戰場上同時擊敗日俄兩國,英法是一定會幹涉的,甚致於美國、德國也會幹涉進來,那時我們就是和全世界為敵了。”
肖建軍道:“就算是沒有發生爪哇護僑的英國幹涉,我們也會考慮第四方勢力介入的問題,不過我們認為美國、德國介入的可能性不大,這個時候的美國並不是舊時空的美國,從一定程度現在的美國和舊時空的中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大而不強,還處於韜光養晦,最多是有所做為的階段,決不會輕易介入這種大規模的地區戰爭,最多隻是等到戰爭結束以後來撿一點便易,而德國則是有心無力,他們在遠東地區沒有基地,無法支持介入,因此隻有英國、法國需要警惕,而且這兩個國家也是肯定會介入的。”
“英法的介入方式大體有兩種,一是給日俄提供資金、物資、武器方麵的支援,支持他們再下去,不過這支援存在一個邊際效應,越到後期作用越,由其是對失敗的一方,因為武器再好也要人來用,一名士兵至少要經過6個月的係統訓練才能上戰場,一艘軍艦的訓練周期則更長,而且還要再經曆2-3戰鬥才能成熟,否則就算是發給他們武器,在戰場上也隻是送人頭,因此隻要我們在第一階段抓住時機,多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英法的支援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了;另一種就是直接出兵幹涉,甚致直接對我們宣戰,不過英法雖然在遠東地區都廣大的殖民地,但要和我們開戰,仍然會是以海軍為主,而到海軍,我們還真不怕目前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正好借這個機會立威,重創英法兩國的海軍,震攝其他的所有國家,一戰打出20年的和平發展時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