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1 / 2)

10以後,荷蘭終於湊齊了所有的賠款,如數的交付給人民軍,而人民軍也按照約定,將俘虜的殖民軍隊官兵全部釋放。

而就在這時,人民軍和爪哇華人為在這次爪哇護僑的戰鬥中犧牲的人民軍戰士、農場護衛隊士兵舉行了一個十分隆重而盛大的葬禮。

其實這個葬禮在爪哇之戰結束以後就己經開始籌化,因為那時人民軍的勝勢已經不可阻擋,而由於爪哇的氣候炎熱,此前犧牲的戰士遺體難以保存長久,因此尚晉峰請示了青島方麵之後,建議將犧牲戰士的遺體火化,把骨灰帶回青島安葬。

很青島方麵就回複同意尚晉峰的建議,但要求在爪哇修建一座紀念陵園,給犧牲的戰士們舉行一個盛大的安葬儀式,將每名戰士的骨灰留下一部份,並且連同犧牲的農場護衛隊士兵一起在陵園中立碑,同時還要修建一座大紀念碑,並刻文記錄他們的功績事跡,以示留念。原來華東政府的首腦們希望,將這個紀念陵園一方麵是做為對為了保衛華人而犧牲的英勇戰士的留念,另一方麵也是從加強爪哇華人對華東政府的認同感和向心力,做為一個精神導向的聖地存在,從而保持華東政府對爪哇華饒影響力。

而得知了華東政府的意見後,張秩君立刻表示願意負擔建造紀念陵園的全部費用,同時還在農場裏劃出一塊地來做為修建陵園的用地。現在雖然陵園沒有完工,但安葬工作卻可以進行,畢競整個陵園完工,至少也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同時張家還請人作了一篇祭文。

雖然這時農場收容的華人大多數都已經被遣散回去了,但參加這次葬禮儀式仍然有超過5000華冉場,就連外國人也來了300餘人,他們自然都是被農場收容的外國人,對人民軍十分感激,確實是懷著很大的敬意來參加這場葬禮。

葬禮上由尚晉峰代表華東政府隨後由張秩君代表爪哇華人,分別宣讀了祭文,表達對犧牲者的敬意,然後人民軍的士兵全集摘下軍帽,但墓前敬禮,儀仗隊向鳴槍,並且用迫擊炮充當禮炮,向犧牲者至敬,最後眾人依次敬香祭拜。而在隨後的數以內,每都有沒能在葬禮這一趕來祭拜的華人,來到這裏祭奠緬懷這些犧牲的戰士。

葬禮結束之後,最後一批被收容的華人也離開了農場,返回自己的家園。而張家按照人數,給每人發給60荷蘭盾,做為他們暫時謀生的費用。由於爪哇是荷蘭的殖民地,因此流通的貨幣自然是荷蘭盾,而英磅和白銀也有一定的流通量,不過主要是用於對外的貿易,而在爪哇內部,仍然是用荷蘭盾。在這個時代,荷蘭盾與英磅的比值大約躉12:1,60荷蘭盾,折合約5英磅,在這個時代,這己是一筆不的收入了。

同時張家也承諾,可以雇傭這些華人做工。由於排華事件和人民軍護僑行動,對爪哇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應響,張家的許多產業都停了工,雇傭的工人,特別是爪哇土著工人幾乎都離開了,而現在華東政府和荷蘭殖民政府簽定了條約,爪哇也恢複了和平,因此現在各處產業都要重新開始經營,正是缺少人手的時候。

雖然張家得到了人民軍抓獲的2000餘俘虜做勞動力,但俘虜都是爪哇人,並不好管理,由其是少數有身份的俘虜被部落贖回以後,大部份俘虜對部落己不抱信心,而少數不甘心的人則想找機會逃跑,這時己經發生了幾起俘虜逃跑事件,不過人民軍的守衛嚴格,全部都被抓回去,並且對逃跑的缺場處決,這才壓製住了這股逃跑的風潮。

不過現在是有人民軍看押著俘虜,但人民軍走了怎麼辦,因此張家和人民軍商議之後決定將這批俘虜都送到婆夷洲(加裏曼丹島)去,張家在婆夷洲同樣有大量的產業,而且將這批人送到婆夷洲去,也就可以斷絕他們逃跑的想法了。

這時李麗華也正式向人民軍告別,雖然在爪哇之戰結束以後,達貢鎮的居民都己返回安居,但李麗華和她收養的孩子們卻仍然留在農場裏,畢竟當時華東政府與荷蘭政府還沒有進行談判,因此孩子們留在農場裏更安全一些;而且當時醫院也需要李麗華幫征。

而這次是史密斯家族派人來接李麗華回巴達維亞,同時還張家和人民軍發出邀請,為了感謝他們在局勢動亂的時候保護了李麗華,因此請張秩君和人民軍的代表到家族去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