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2 / 2)

其餘全部都是種植區和道路、水渠,不過在種植區內,道路的旁邊也建有大約10餘處型房屋建築和塊空地,這是為了就近管理種植物方便所設,畢競3000餘畝是一個相當廣闊的區域。而在農場的外圍,修建了一道木柵牆,約有1.5米高,還挖了一道寬紂3、4米的引水渠,一來是引水進入農場澆灌,二來是防範野獸的,畢競這個時代的爪哇還沒有充份開發,不時有中大型野獸出沒。當然在土著軍隊進攻農場時,毀壞了一部份木柵牆,但大部份尚好,而且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不過內城到是修建得不錯,都是磚質結構,圍牆大約有3米高,寬達1.5米,完全可當防禦工用。而城裏的房屋也有不少,現在容納人民軍是完全足夠的,但等後繼續的部隊到達就不夠用了,而且還要考慮到繼續收容的其他難民,因此還需要另外增加新的住所才校

於是李立新做出安排,在內城淸出一部份房間,做為指揮部、臨時醫院、倉庫和監禁室,並將監禁室的窗戶封死,大門加固。將俘虜統一編號,進行管理,因為人民軍是不會白養俘虜,都是要幹活的。而其餘住在內城的人員仍然不動,人民軍的士兵隻有團部機構進駐內城,其餘全部在城外新建住所。

城外的住所區域就設在內城前的廣場上,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給士兵居住,一部份是給以後可能增加的難民居住。人民軍會隨行攜帶一部份帳蓬,而張家也準備了大量的帳蓬,目前來是夠用了,另外還可比再搭建一些簡易的房間。其實爪哇地處熱帶,常年高溫,就是睡在露也沒有多大關係,但農場裏的蚊蟲眾多,如果睡在露開,就要遭受叮咬之苦,因此也必須要有房屋。

總體來看農場內的植物眾多,並且大多都是高大植物,很容易藏匿蹤影,而現在人民軍的數量不多在碼頭留下兩個戰鬥排,一個60迫擊炮排和一個機槍排駐守,,對農場的控製能力有限。隻能將防禦集中在城堡及周邊的區域,對內城以外的農場區域,隻能設點控製。正好可以利用農場裏各處的型房屋作為控製點,布置少量的軍隊就可以控製住一塊區域。

而農場的人員,包括逃難到農場裏躲避的人員都按男女老幼分別編組,當然農場裏的老幼並不多,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年男子,因此勞動力到是不缺。老人、婦女、幼兒負責做飯、燒水、洗衣等事務。青壯年男子則被組織起來,首先重新恢複農場的護衛隊,做為人民軍的協助、補充。並且將護衛隊的編製擴大到200人,分成4個中隊,每個中隊下再設4個隊,缺口在現有的農場人員中招募,主要的任務是維護農場的秩序,並且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配合人民軍作戰。

以前護衛隊的原有人員則分散到各個隊中去,主要是考慮到他們有一定的戰鬥經驗,盡量他們經曆的戰鬥和求打群架是差不多的水平,但畢竟是見過死,這就比一般人要強得多,因此可以帶動新加入的人員。而護衛隊的大隊長仍然由張國平擔任,中隊長、隊長等人也由張國平任命。但由人民軍派教官指導他們訓練,等達到一定的訓練水平以後,再發給人民軍使用的01式步槍。

張國平接受任命之後,也十分高興,因為荷蘭殖民當局雖然允許張家組建護衛隊,但為了限製護衛隊的發展,隻允許護衛隊配備單發步槍。而人民軍使用的是連發步槍,一次可上6發子彈。這也是張國平不服氣的地方,而現在能夠使用和人民軍同樣的武器,自然是好。

而農場的其餘青壯年男子則按100人分隊,並且由朱壽山指揮,主要負責修建房屋、木柵、伐木、挖戰壕修工事一類的體力活。這樣眾人各司其責,各行其道,互不幹擾,也各有差派。

張秩君、張子章等人見了,到都頗為滿意,雖然他們把農場的主導權讓給人民軍,但人民軍顯然並沒有借機排擠或架空張家,無論是護衛隊,還是其他人員,仍然都是由張家實際管理指揮,這不僅體現了對張家的尊重,而且也表示他們對張家的產業並沒有野心。

最後李立新又從農場的人員中選出10餘名精明強幹、頭腦靈活,對這一帶地形比較熟悉的人,到四外去打探消息,收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