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華東政府軟硬不吃,安東諾夫也無計可施,不過總算是在青島設計了領事館,也算是完成了一項任務。而日本政府則向華東政府表示了感謝。
而就在第二,北京辦事處就傳來報告,清廷將派遣袁世凱和李經方訪問青島,商談東三省的事務。
原來俄國的外交突破並不是隻從華東政府這一個方向,清廷也是他們的一個重點突破口。畢竟從法理上,清廷才是東三省的所有者,如果清廷對俄國占據東三省沒有意見,或者是和俄國就東三省的主權另外達成協議條約,甚致是將東三省割讓給俄國,那麼無論是日本還是華東政府,就沒有理由指責俄國了。而且在俄國看來,和清廷談判要容易得多,武力恫嚇加金錢收買就可以搞定了。
當然俄國也清楚,就算擺平了清廷,也未必能夠避免戰爭,日本、華東政府都不是那種能夠被法理製約的國家,但這樣一來畢竟能夠讓俄國在輿論和道義上占據主動權。
於是俄國駐清廷公使雷薩爾立刻來到總理衙門,向李鴻章提出,先前簽定的【交付東三省條約】對俄國不公平,要求和清廷就東三省問題重新談判,或者是清廷允許俄國在東三省駐軍、並獨家享有經營開礦、鐵路修建、開設銀行的權力,俄國可以執芯交付東三省條約】。
同時雷薩爾還發出了武力恫嚇如果清廷拒絕俄國的條件,那麼後果將十分嚴重,俄國不僅不會從東三省撤軍,而且還會揮軍南下,進取關內;而雷薩爾又向李鴻章暗示,如果李鴻章能夠促使重新談判,或是答應俄國的條件,俄國將會重重的報達李鴻章。
在這個時候,李鴻章當然不敢收俄國的錢,立刻通知給英日美德等國的公使,請求他們從中周旋協調。而英國公使歐內斯特?梅森*薩托(Ernest Mason Sato,舊譯為薩道義)、日本公使內田康哉則都向李鴻章表示了支持,要求淸廷拒絕俄國的要求,而堅持俄國必須無條件執芯交付東三省條約】。
有了這個底以後,李鴻章的心裏也踏實多,於是才像其他的軍機大臣做了通報。
其實回歸北京之後,清廷也並沒有閑著,除了對穿越者在山東幹的事情不聞不問之外,清廷自身的新政改革一直都在穩定的推行著。首先是由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三位老臣牽頭,向清廷上奏【變法三折】,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實際上相當於新政改革的路線圖。主要內容包括育才興學、整頓中法、吸收西法三個部份。
育才興學主要是科舉製度和教育體製的改革,仿照西方國家,建立近代學校教育體製,並給予畢業生相應的功名,如高中畢業為舉人、大學畢業為進士等,代替科舉中選拔人才;在教學內容上,采用大量的西學內容,同時還要獎勵留學,特別是自費留學,對於那些有真才實學的留學海歸者,要給予相應的舉人和進士同等出身。
整頓中法是指清廷的內政改革,要是內容有建立警察製度,取代差役;改良司法,改善獄政;裁撤多餘部門;允許旗人自謀生計。
吸收西法其實是關於軍事和經濟的改革,要求完全采用西式方法練兵,建立軍校、軍隊管理;改良農業、發展近代工業,製定經濟法規保護工商實業等。
平心而論,【變法三折】的內容是基於目前清廷的實際情況而提出的改革方案,有很強的可行性,要遠比戊戌變法要靠譜得多,因此慈禧太後了以後也很滿意,立刻收光緒的名議下詔各省督撫大員,要求他們一律通籌,切實舉校
但就在1902年10,兩江總督劉坤一病故,使清廷少了一個德高望重,又支持改革的重臣。而僅僅一個月以後,李鴻章也病了,這一月就是3個多月,一直到新年以後才有好轉,但李鴻章的病剛好,榮祿又病倒了,而且病得比李鴻章還重。
榮祿是慈禧太後最信任的大臣,他這一病讓慈禧太後心裏也十分不安,同時也發現現在的軍機班子的年齡太大了,七位軍機大臣,超過60歲的有5人,超過70歲的有2人,而進入1903年,李鴻章己是年滿80歲的老人了。看來確實要啟用一些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