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對日談判(三)(2 / 2)

或者是想辦法在條約的條款中做手腳,讓自己有空子可鑽,這樣也就不用擔毀約的惡名。比如【英日同盟條約】的第三條:如同盟國一方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其他國家作戰時,另一方應給與軍事援助,媾和時也須與同盟國協商。就成功的將自己排除在日俄戰爭以外,同時還能壓製住法國,讓法國不敢輕易參戰。這才是老司機的玩法

夏博海的這個思路確實是啟發了不少人,終於消除了兩派的爭議,讓眾人將注意力都吸引到條約的內容上來。紛紛討論日本會提出什麼條件,穿越者怎樣反駁;而穿越者又可以提出那些讓日本難以接受,但又不出拒絕的理甴的要求等等。

而這一分柝,眾人才發現,這時談判華東政府其實是占據主動的一方,因為華東政府和中國東北地區沒有直接的接壤地帶,而是隔海相望,俄國顯然是不可能跨海來進攻華東政府,可以除去民族情感因素,俄國政府和華東政府並沒有直接的矛盾衝突;但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是直接相通,因此日俄之間的矛盾基本是不可調合的,可以日本是直接感受到俄國的戰爭壓力,日本對華東政府的需求,要遠遠大了華東政府對日本的需求。

於是在五以後,華東政府終於回複日本,同時進行共同對抗俄國的結盟談判,但同時提出了4條談判的基礎:一日本必須尊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二結盟雙方需要平等合作,不得擅自行動;三結盟雙方不得私自與俄國接觸、談濘簽約;四情報互享。

這4條談判基礎是行政院經過了2討論總結出來的,內容雖然不多,但每一條都是能讓日本難以接受,但華東政府又得出難以反駁的道理。第一條自然不用了,將徹底斷絕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地區的野心,但日本難以反駁的是,東北地區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日本總不能與俄國開戰就是為了侵占中國東北地區。

2、3兩條則是限製了日本的行動,也就意味著日本的任何行動都需要華東政府的同意才行,當然從對等原則上,華東政府的行動也需要日本政府的同意,但現在麵臨著戰爭威脅的是日本而不是華東政府,因此實際自然是主要限製日本。但雙方既然是結盟關係,而且又是雙方對等,華東政府甚致可以振振有詞的我們也要去打俄國,收複東北,那日本還能有什麼理由反對呢?

而第4條則完全就是占日本的便宜了,因為日本對俄國的情報工作己超過了10年時間,現任主管日本情報工作的參謀本部第二部部長、西部都督部參謀長福島安正於1892-1893年間隻身橫穿西伯利亞,考查俄國的民情、地理、環境、情報等,這時日本間諜己滲透中國東北、甚致是海參崛等,而華東政府到現在才剛剛開時在東北布局,因此實現情報互享,自然是對華東政府有利,但做為結盟關係,提出這個要求也是無可厚非的。

收到了華東政府的回複以後,鬆井慶四郎也不敢怠慢,立刻將華東政府提出的4條談判的基礎傳回日本國內,由國內決定是否與海外華人談牛

而這4條談判的基礎在日本政府內部卻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不過爭議的焦點主要是集中在第一條上。雖然日本發動對俄戰爭的目標是保住自己在朝鮮半島的利益,但如果日本真的擊敗了俄國,肯定是不會甘心止步於朝鮮半島,在軍部中己有不少人都在計劃,如果一但擊敗了俄國,最低目標就是將遼東半島收入囊中,而最高目標自然是取俄國而代之,全麵占領中國東北地區,甚致還有人將伯力、海參崴、庫葉島等已屬俄國的領土都納入到這次戰爭的目標之鄭

華東政府以“尊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作為談判的基礎,當然禁止日本借爭之機,侵占中國的東北地區,但這一條自然是不能被日本政府所接受的。因此在日本的內閣會議上,大臣們一致反對將“尊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作為談判的基礎。由其陸軍大臣寺內正毅、陸軍參謀總長大山岩更是強烈要求政府拒絕海外華饒條件,特別是大山岩在內閣會議上叫:“如果不為中國東北地區,那麼這一場戰爭的意義何在?日本軍人可不能為支那人流血。”也贏得了內閣成員們的一致讚同。